[發明專利]一種自動檢測儲氣罐積水并自動排放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86822.8 | 申請日: | 2021-04-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0304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03 |
| 發明(設計)人: | 邢坤鵬;王文;郭明明;李林賓;張棟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萊州匯金礦業投資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7C13/00 | 分類號: | F17C13/00;F17C13/02;F17C13/04;F17C13/08;F16T1/00;F16T1/38;F16K31/04;F16K31/5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14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檢測 儲氣罐 積水 自動 排放 裝置 | ||
本發明屬于儲氣罐領域,尤其是一種自動檢測儲氣罐積水并自動排放裝置,包括支撐箱和儲氣罐本體,支撐箱的外頂壁的四角均固定有支撐柱,儲氣罐本體固定在四個支撐柱的頂端,儲氣罐本體的外頂壁上通過安裝架安裝有液位報警器,液位報警器的底端設置有導桿,導桿的底端延伸至儲氣罐本體的內部,導桿的底端設置有液位檢測頭,儲氣罐本體的底壁的中間位置開設有排水孔,排水孔中固定套接有垂直的排水管,支撐箱的頂壁的兩側均開設有活動孔,本發明結構新穎,可及時檢測到儲氣罐內部的積水過多,可通過警報聲及時提醒操作人員排出儲氣罐內部的積水,排出積水的自動化程度較高,人工勞動強度較低,排出積水的速度較快,實用性較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儲氣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動檢測儲氣罐積水并自動排放裝置。
背景技術
儲氣罐的主要作用是儲存壓縮空氣,同時起穩定系統壓力的作用。一般外界空氣都是有濕度的,空壓機打出來的氣中會含大量的水分,導致儲氣罐的內部容易產生大量的積水。為了防止儲氣罐內部的積水腐蝕儲氣罐,需要定期排出儲氣罐內部的積水。
但是現有的儲氣罐排出積水的人工勞動強度較高;且現有的儲氣罐排出積水的速度較慢,實用性較差,為此我們提出一種自動檢測儲氣罐積水并自動排放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自動檢測儲氣罐積水并自動排放裝置,解決了現有的儲氣罐排出積水的人工勞動強度較高;且現有的儲氣罐排出積水的速度較慢,實用性較差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自動檢測儲氣罐積水并自動排放裝置,包括支撐箱和儲氣罐本體,所述支撐箱的外頂壁的四角均固定有支撐柱,所述儲氣罐本體固定在四個所述支撐柱的頂端,所述儲氣罐本體的外頂壁上通過安裝架安裝有液位報警器,所述液位報警器的底端設置有導桿,所述導桿的底端延伸至儲氣罐本體的內部,所述導桿的底端設置有液位檢測頭,所述儲氣罐本體的底壁的中間位置開設有排水孔,排水孔中固定套接有垂直的排水管,所述支撐箱的頂壁的兩側均開設有活動孔,所述活動孔的內部活動套設有垂直的連接桿,兩個所述連接桿的頂端延伸至支撐箱的上側且固定連接有水平的擋板,所述擋板的頂壁與所述排水管的底端接觸,所述擋板的中間位置通過密封軸承轉動連接有垂直的驅動柱,所述擋板的底壁上通過第二電機支架安裝有第二驅動電機,所述驅動柱的底端固定連接在所述第二驅動電機的輸出端上,位于擋板上側的所述驅動柱的外圈固定有螺旋輸送葉片,所述連接桿的底端延伸至支撐箱的內部且固定連接有水平的升降板,位于升降板下側的所述支撐箱的兩側內側壁之間固定連接有水平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兩側外圈均間隙配合有傳動塊,所述傳動塊的頂端鉸接有呈傾斜設置的驅動桿,兩個所述驅動桿的頂端分別鉸接在兩個所述升降板的底壁上,位于限位柱下側的所述支撐箱的兩側側壁上分別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有水平的第一螺紋桿和水平的第二螺紋桿,所述第一螺紋桿與第二螺紋桿固定連接,兩個所述傳動塊分別螺紋連接在所述第一螺紋桿的外圈和所述第二螺紋桿的外圈,所述支撐箱的外側壁上通過第一電機支架安裝有第一驅動電機,所述第一螺紋桿延伸出支撐箱的一端固定連接在所述第一驅動電機的輸出端上。
優選的,所述擋板的頂壁上開設有圓環形的密封槽,所述排水管的底端固定有圓形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活動設置于所述密封槽的內部,所述密封槽的尺寸與所述密封圈的尺寸相適配。
優選的,所述螺旋輸送葉片的底部位于所述排水管的內部,所述螺旋輸送葉片的頂端延伸至所述儲氣罐本體的內部。
優選的,所述儲氣罐本體的底部側壁上連接有進氣管,所述儲氣罐本體的頂部側壁上連接有排氣管。
優選的,所述第一螺紋桿的螺紋旋向與所述第二螺紋桿的螺紋旋向相反。
優選的,所述支撐箱的兩側內側壁上均沿高度方向開設有滑槽,滑槽的內部滑動設置有滑塊,兩個所述升降板分別固定在兩個滑塊相互靠近的一端。
優選的,兩個所述驅動桿呈“八”字形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萊州匯金礦業投資有限公司,未經萊州匯金礦業投資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8682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