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紡織品智能分析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86777.6 | 申請日: | 2021-04-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9564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4 |
| 發明(設計)人: | 錢國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紹興潤驄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3563 | 分類號: | G01N21/3563;G01N1/28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利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301 | 代理人: | 韓洪 |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紹興***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紡織品 智能 分析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紡織品智能分析裝置,包括機臺、紅外光譜儀、紡織品前處理器、操作器、顯示器和控制器,所述紡織品前處理器包括旋轉箱、支撐架、電機、切割組件和壓迫組件,所述旋轉箱由電機驅動而在支撐架上轉動設定角度,兩組所述切割組件分別安裝在旋轉箱相對的兩側上且驅動切刀不斷在旋轉箱的內腔之中來回切割,所述壓迫組件安裝在旋轉箱相對箱門的一側并驅動壓塊不斷靠近或者遠離箱門,所述支撐架、切割組件和壓迫組件中的至少兩個組件不同時設置在旋轉箱的同一側上,所述紅外光譜儀、紡織品前處理器、操作器和顯示器分別與控制器電連接,能夠免去實驗人員手工制餅的麻煩,大大提高紡織品的檢測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紡織品的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紡織品智能分析裝置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紡織行業中,往往需要檢測混紡產品中的纖維種類及統計其中各種纖維的具體含量。目前,常用的纖維混和含量檢測方法主要有手工拆分法、化學溶解法和顯微鏡法等。近年來,我國引入近紅外光譜儀對紡織纖維成分進行檢測,經過廣大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目前初步建立了棉/聚酯纖維、棉/氨綸、聚酯纖維/氨綸、粘膠/聚酯纖維和錦綸/氨綸等成分定量圖譜模塊,并證實了該技術在紡織領域應用的可行性。但是,在利用紅外光譜儀進行紡織品的纖維成分檢測時,需要先手工將紡織品剪碎,再壓縮成纖維餅,較為費時費力,亟待解決。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出一種紡織品智能分析裝置,能夠免去實驗人員手工制餅的麻煩,大大提高紡織品的檢測效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紡織品智能分析裝置,包括機臺、紅外光譜儀、紡織品前處理器、操作器、顯示器和控制器,所述紡織品前處理器包括旋轉箱、支撐架、電機、切割組件和壓迫組件,所述旋轉箱由電機驅動而在支撐架上轉動設定角度,兩組所述切割組件分別安裝在旋轉箱相對的兩側上且驅動切刀不斷在旋轉箱的內腔之中來回切割,所述壓迫組件安裝在旋轉箱相對箱門的一側并驅動壓塊不斷靠近或者遠離箱門,所述支撐架、切割組件和壓迫組件中的至少兩個組件不同時設置在旋轉箱的同一側上,所述紅外光譜儀、紡織品前處理器、操作器和顯示器分別與控制器電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旋轉箱包括箱體和箱門,所述切割組件包括底板、切刀和切割氣缸,所述箱體上安裝有切割組件的側壁上設有若干個刀體通槽,所述底板固定在切割氣缸的輸出軸端部,若干片所述切刀的一端平行固定在底板上而另一端伸入刀體通槽之中。
作為優選,兩組所述切割組件的若干片切刀相互依次錯開。
作為優選,所述切割組件還包括罩殼,所述罩殼罩設在底板和切刀之外并固定在箱體的外壁上,所述切割氣缸固定在罩殼之外。
作為優選,所述壓迫組件包括壓迫氣缸和壓塊,所述壓迫氣缸固定在箱體的外壁上而輸出軸在伸入箱體之中后與壓塊相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箱門靠近箱體內腔的一側設有環形限位凸壁。
作為優選,所述箱體的內腔腔壁上設有將位于箱體內腔之中的紡織品碎屑導向環形限位凸壁內的環形導向凸壁。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設置紡織品前處理器,能夠利用其上的切割組件先將待檢測的紡織品切碎并形成破碎纖維,再利用壓迫組件與箱門的配合將破碎纖維制成纖維餅,從而免去了實驗人員手工制餅的麻煩,大大提高了紡織品的檢測效率;通過電機和支撐架的配合,使旋轉箱上所安裝的各個組件能夠先后按序對紡織品進行分步處理,還能夠保證紡織品具有足夠的破碎度;通過設置環形限位凸壁和環形導向凸壁,保證纖維餅處于一個合適的尺寸范圍之內,提高制餅的成功率,為后續的紅外檢測的準確率提供良好的基礎。
本發明的特征及優點將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紡織品智能分析裝置的主視圖;
圖2是本發明一種紡織品智能分析裝置的紡織品前處理器的主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紹興潤驄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紹興潤驄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8677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