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風洞試驗的尾撐裝置支桿與桿式天平聯結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86483.3 | 申請日: | 2021-04-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9821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2 |
| 發明(設計)人: | 張鈞;陳陸軍;金華;蘭宇;楊洪森;張林;梁勇;傅澔;朱本華;孫福振;楊鵬飛;邵率;吉登;廖威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低速空氣動力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M9/06 | 分類號: | G01M9/06;G01M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勁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王鴻 |
| 地址: | 621000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風洞試驗 裝置 支桿 天平 聯結 結構 | ||
1.一種風洞試驗的尾撐裝置支桿與桿式天平聯結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天平聯結端(1)、支桿聯結端(3)、鎖緊環(5)以及鎖緊螺母(2);
所述鎖緊環(5)包括第一連接部(51)和第二連接部(52);所述第一連接部(51)上設置第一外螺紋(59);所述第二連接部(52)包含內圓柱面(53)和外圓錐面(54),并且在所述第二連接部(52)軸向開設有開縫(55);所述內圓柱面(53)與所述天平聯結端(1)圓柱面配合;
所述支桿聯結端(3)具有內圓錐面(31),所述內圓錐面(31)與所述鎖緊環(5)的外圓錐面(54)錐面配合;所述支桿聯結端(3)的端部設置第二外螺紋(32);
所述鎖緊螺母(2)上設置第一內螺紋部(21)和第二內螺紋部(22),所述第一內螺紋部(21)與所述鎖緊環(5)的第一連接部(51)螺紋連接,所述第二內螺紋部(22)與所述支桿聯結端(3)螺紋連接;
所述天平聯結端(1)包括第一圓柱段(11)和第二圓柱段(12),所述第一圓柱段(11)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二圓柱段(12)的直徑;第一圓柱段(11)與第二圓柱段(12)之間形成第一臺階面(13);鎖緊環(5)的第一連接部(51)抵接在天平聯結端(1)的第一臺階面(13)上,天平聯結端(1)的第二圓柱段(12)直徑和鎖緊環(5)的內圓柱面(53)直徑的名義尺寸相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風洞試驗的尾撐裝置支桿與桿式天平聯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開縫(55)的末端周向開設有外表面環槽(57)和/或內表面環槽(58)。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風洞試驗的尾撐裝置支桿與桿式天平聯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鎖緊螺母(2)的第一內螺紋部(21)和第二內螺紋部(22)之間開設退刀槽(23)。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風洞試驗的尾撐裝置支桿與桿式天平聯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鎖緊螺母(2)的外表面還設置有至少一個旋轉操作槽(24)。
5.根據權利要求1、3-4任一所述的一種風洞試驗的尾撐裝置支桿與桿式天平聯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內螺紋部(21)上螺紋的螺距大于第二內螺紋部(22)上螺紋的螺距。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風洞試驗的尾撐裝置支桿與桿式天平聯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桿聯結端(3)上設置有螺紋孔(34),所述鎖緊環(5)上設置有導向槽(56);
還包括導向桿(4),所述導向桿(4)包括固定連接部(41)和導向部(42),所述固定連接部(41)與所述螺紋孔(34)螺紋連接,所述導向部(42)置于所述導向槽(56)內。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風洞試驗的尾撐裝置支桿與桿式天平聯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槽(56)的軸向長度大于所述鎖緊環(5)能在軸向上移動的長度。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風洞試驗的尾撐裝置支桿與桿式天平聯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桿聯結端(3)的端部設置臺階部(33),所述臺階部(33)上設置第二外螺紋(3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低速空氣動力研究所,未經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低速空氣動力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86483.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