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珍珠棉隔熱杯套自動生產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85878.1 | 申請日: | 2021-04-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0456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3 |
| 發明(設計)人: | 鐘春嬌 | 申請(專利權)人: | 鐘春嬌 |
| 主分類號: | B65G47/74 | 分類號: | B65G47/74;B29D22/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42500 江西省贛***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珍珠棉 隔熱 自動 生產 方法 | ||
本申請公開了珍珠棉隔熱杯套自動生產方法,涉及杯套生產方法領域,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將珍珠棉移動刀切割組件處;步驟2、將珍珠棉切割成扇形;步驟3、將珍珠棉推送到加工組件的工作區域;步驟4、將珍珠棉的一端進行烘燙;步驟5、將珍珠棉烘燙掉的一端上膠;步驟6、將珍珠棉形成一個錐形圓筒;步驟7、對珍珠棉兩端粘合處進行壓合形成一個錐形圓筒形杯套;步驟8、珍珠棉隔熱杯套自動下料。本發明的生產方法設計巧妙,工序間銜接順暢,實現了珍珠棉隔熱杯套的自動生產,自動化程度高,一個人就可以負責一條生產線,而產能是人工成型杯套的數倍,產能大幅度提升,具有顯著的經濟價值。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杯套成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珍珠棉隔熱杯套自動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紙杯具有方便、衛生的優點,給日常生活帶來很大的便利。隨著生活習慣的改變,目前咖啡、果汁、茶類飲品等極為風行,基于方便性及成本的考慮,目前很多消費者使用紙制的飲料杯來盛裝。但紙質的飲料杯因隔熱效果差在使用時消費者感覺到燙手,有時甚至出現燙傷事件,因隔熱保溫性能差,如果食用者沒有盡快喝完,在短時間內,原本冰冷或溫熱的飲品,即會快速地回溫到室溫狀態,易影響飲品的口感及風味,目前主要采用牛皮紙制作杯套,但是牛皮紙隔熱效果不夠好,而且成本高,不夠環保。
因此,有人提出用珍珠棉復合材料替換牛皮紙制作杯套,珍珠棉復合材料包括珍珠棉和帶有圖案、logo和/或文字的面層,珍珠棉是由低密度聚乙烯脂經物理發泡產生無數的獨立氣泡構成,克服了普通發泡膠易碎、變形、恢復性差的缺點。具有隔熱、隔水防潮、防震、隔音、可塑性能佳、韌性強、循環再造、環保、抗撞力強等諸多優點,亦具有很好的抗化學性能,而且珍珠棉來源廣泛,制作的成本比牛皮紙更低。
采用珍珠棉復合材料制作杯套包括以下步驟,如附圖8--9所示,首先,要將珍珠棉復合材料裁切成圖8所示的扇形,然后再將扇形一端的珍珠棉燙掉,接著在燙掉珍珠棉的部分上膠,最后卷成如附圖9所示的杯套形狀,通過膠水粘結端部,面層和面層之間通過膠粘強度更高,不易脫落,而目前市場上還沒有這一工藝,也沒有類似的自動化成型設備,主要依賴人工來制作珍珠棉隔熱杯套,效率低。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珍珠棉隔熱杯套自動生產方法。
本申請實施例采用下述技術方案: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珍珠棉移動到切割組件處:設置平臺、走料臺、加工桌、收料盒、上料組件、輸送組件、切割組件、加工組件、成型組件、壓合組件和下料組件,首先,將珍珠棉放入上料組件的兩個第一轉輥內,通過上料電機驅動兩個第一轉輥轉動,通過同步帶再帶動兩個第二轉輥轉動,將珍珠棉移動到切割組件的切割塊的工作區域;
步驟2、將珍珠棉切割成扇形:然后,切割電機驅動輸出端上的切割塊,切割塊下壓對珍珠棉的形狀進行切割工作,隨后切割完成后的珍珠棉順著切割孔落到加工桌上;
步驟3、將珍珠棉推送到加工組件的工作區域:然后,而第二齒輪帶動輸送齒輪使兩個鏈條在工作桌內的滑槽里轉動,鏈條上的凸塊用于將加工桌上的珍珠棉不斷推進移動,當珍珠棉被推送至加工組件的加工座的工作區域時,加工電機驅動輸出端上的加工桿下降,;
步驟4、將珍珠棉的一端進行烘燙:然后,加工桿上的彈簧帶著貼合板先與珍珠棉的表面貼合,隨后加工桿上的加熱器驅動加熱管對珍珠棉進行烘燙;
步驟5、將珍珠棉烘燙掉的一端上膠:同時上膠管連接的上膠器給珍珠棉進行上膠,貼合板用于加熱器烘燙時珍珠棉吸附在加熱塊上,避免珍珠棉吸附在加熱塊上產生錯位,上膠器在加熱塊完成工作后的珍珠棉進行上膠工作;
步驟6、將珍珠棉形成一個錐形圓筒:當珍珠棉被推送至加工桌末端時,珍珠棉隨后掉入成型組件的成型架內的兩個引導板上,使得珍珠棉限位在兩個成型板上,成型氣缸再驅動推動端上的鉸接桿,鉸接桿再推動兩個成型塊,通過兩個成型塊使得兩個成型板合攏,將珍珠棉形成一個錐形圓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鐘春嬌,未經鐘春嬌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8587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