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混菌發酵型藍莓果酒的釀造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83640.5 | 申請日: | 2021-04-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2545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5 |
| 發明(設計)人: | 王旭光;艾合買提江·艾海提;王德萍;何艷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昌榮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G3/024 | 分類號: | C12G3/024;C12G3/026;C12H1/06;C12R1/865;C12R1/225;C12R1/01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牛達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55 | 代理人: | 雍常明 |
| 地址: | 246112 安徽省安慶市***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發酵 藍莓 果酒 釀造 工藝 | ||
1.一種混菌發酵型藍莓果酒的釀造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原料篩選、打漿:藍莓原料,剔除壞果、爛果并清洗晾干,通過打漿機打漿;
(2)果膠酶、纖維素酶和半纖維素酶進行酶解:將果漿加熱至45℃-55℃以進行酶解,酶添加量為3‰,果膠酶、纖維素酶和半纖維素酶的比例為1:1:1,酶解時間3h-4h;
(3)補加單寧和新鮮木屑:加入單寧120g/T和新鮮橡木屑1.1kg/T;
(4)成分調整:使用白砂糖調節果漿糖含量,使用Na2CO3調節pH,后進行巴氏殺菌;
(5)低溫冷浸:6℃-10℃冷浸72-75h,每12小時封閉式攪拌一次;
(6)預接菌種:5L的38℃溫水加入菌粉,攪拌均勻后靜置15分鐘,取5L待發酵藍莓果汁,緩慢加入培養液中,靜置20分鐘后使用計數,取定量菌液從罐頂倒入發酵罐中,100%封閉式循環;
(7)使用混合菌種進行共接種發酵:發酵溫度25℃-30℃,每8小時一次50%封閉式循環,每天浸泡5分鐘,接種第2天補氮源50-60g/T;
(8)終止發酵:當蘋乳發酵結束且殘糖≤12g/L時終止發酵;
(9)皮渣分離:發酵結束后將皮渣和酒液分離;
(10)低溫降酸:將皮渣分離后的酒液放置4-10℃進行物理降酸;
(11)沉淀澄清:取上清液并過濾酒泥;
(12)下膠澄清:用皂土進行澄清、沉淀處理,直到上清液與沉淀物徹底分離,取上清液,過濾酒泥,除去大部分的固形物,并與上清液混合;
(13)調配:調整酒精度為10%-13%V/V;
(14)巴氏殺菌:巴氏殺菌后儲存。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混菌發酵型藍莓果酒的釀造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所述使用白砂糖調節果漿糖含量,使其達到21%-22%Brix°。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混菌發酵型藍莓果酒的釀造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所述使用Na2CO3調節pH,使其在3.2-3.6范圍之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混菌發酵型藍莓果酒的釀造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所述巴氏殺菌溫度為63-65℃,殺菌30分鐘。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混菌發酵型藍莓果酒的釀造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7)中所述混合菌種為釀酒酵母、酒酒球菌、鼠李糖乳桿菌和戊糖片球菌四種菌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混菌發酵型藍莓果酒的釀造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釀酒酵母接種量為5×106cfu/mL。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混菌發酵型藍莓果酒的釀造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酒酒球菌、鼠李糖乳桿菌和戊糖片球菌總接種量為1×108cfu/mL,接種比例為2:1:1。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混菌發酵型藍莓果酒的釀造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7)中所述發酵溫度25℃-30℃,發酵時間為12-15天,至蘋乳發酵結束且總糖≤12g/L時終止發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昌榮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昌榮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83640.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