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廚余垃圾高濃度廢水的高效厭氧處理裝置及其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83614.2 | 申請日: | 2021-04-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0496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20 |
| 發明(設計)人: | 肖小蘭;干永鵬;阮文權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3/28 | 分類號: | C02F3/28;C02F1/00;C02F11/121 |
| 代理公司: | 無錫承果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373 | 代理人: | 張亮 |
| 地址: | 214122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垃圾 濃度 廢水 高效 處理 裝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種用于廚余垃圾高濃度廢水的高效厭氧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通過高效厭氧處理裝置實現,所述高效厭氧處理裝置包括:進水泵、厭氧發酵罐、出水器、滾筒篩分機、中間罐、循環泵、外置管式膜組件;所述進水泵通過第一管線Q1與厭氧發酵罐相連通;所述厭氧發酵罐的底部出口通過第二管線Q2與中間罐相連通;所述第二管線Q2上設有中間罐回流泵;所述中間罐的底部排出口通過第三管線Q3和第四管線Q4與外置管式膜組件的連接,中間罐的頂部通過第八管線Q8和第六管線Q6連接至外置式管式膜組件;所述第三管線Q3上還設有進泥泵和污泥過濾器;所述外置式管式膜組件的產水出口與第五管線Q5相連;所述出水器與滾筒篩分機通過第九管線Q9相接;所述滾筒篩分機的產水口通過第十管線Q10與中間罐相連;所述循環泵通過第六管線Q6、第七管線Q7和第四管線 Q4實現封閉式循環;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處理步驟:
采用上述高效厭氧處理裝置,將廚余垃圾高濃度廢水從第一管線Q1進入,經由進水泵和原水過濾器去除雜質后提升至厭氧發酵罐,經過厭氧發酵后產生的沼氣經過氣液分離器后進入沼氣利用系統;發酵后的污泥混合液經過出水器從第九管線Q9進入滾筒篩分機過濾后再從滾筒篩分機產水口經由第十管線Q10進入中間罐緩存,同時,從滾筒篩分機產渣口排出的殘渣進入擠壓機進行進一步地固液分離處理后,分離液和分離殘渣分別從第十一管線Q11和第十二管線Q12排出進入下一處理環節;中間罐緩存的混合液再從第三管線Q3經由進泥泵和污泥過濾器后從第四管線Q4至外置管式膜組件進行過濾,此時,循環泵循通過第六管線Q6、第七管線Q7和第四管線 Q4為外置管式膜組件提供4-6m/s的錯流速率;產水經過第五管線Q5排出,膜濃縮液依次通過第六管線Q6和第八管線Q8回流至中間罐,再從第二管線Q2經中間罐回流泵回流至厭氧發酵罐進行下一環節處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線Q1上位于進水泵與厭氧發酵罐之間設有原水過濾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厭氧發酵罐的頂部設有氣液分離器和溢流口;所述溢流口與出水器相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管式膜組件的各膜管通過彎頭連接起來,所述彎頭上設有手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滾筒篩分機的產渣口與擠壓機的進料口相連。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擠壓機的出水口和出渣口分別連接有第十一管線Q11和第十二管線Q12。
7.根據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線Q1、第二管線Q2、第三管線Q3、第四管線Q4、第五管線Q5、第六管線Q6、第七管線Q7、第八管線Q8、第九管線Q9、第十管線Q10、第十一管線Q11、第十二管線Q12對應的管道流量分別為q1、q2、q3、q4、q5、q6、q7、q8、q9、q10、q11、q12;各管線流量滿足以下條件:
q1=q5;q2≥10 q1;q3≥10 q1;q4=q3+q7;q8= q3-q5;q9= q1+q2= q10+q11+q12。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厭氧發酵罐內的溫度維持在35~40℃或者50~55℃,pH維持在7~8.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南大學,未經江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83614.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