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非集中遞歸式動態負載均衡計算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82691.6 | 申請日: | 2021-04-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9368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05 |
| 發明(設計)人: | 谷曉英;趙春海;韓建楓;馬云鵬;吳玉霄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商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5B19/418 | 分類號: | G05B19/418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徐金生 |
| 地址: | 300134***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集中 遞歸 動態 負載 均衡 計算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非集中遞歸式動態負載均衡計算系統,包括一臺KVM切換器、一臺交換機和多臺工控機;KVM切換器、交換機和多臺工控機,安裝在中空的集群機柜里面;集群機柜的外部,安裝有多部工業相機;KVM切換器,分別與多臺工控機相連接,用于輸入用戶的控制指令,并轉發給工控機執行。交換機,分別與多臺工控機和多部工業相機相連接,實現數據通信;每部工業相機,用于將其拍攝采集的產品圖像,通過交換機發送給工控機進行圖像分析處理;對于每個工控機,分別作為局域網上的一個工控機節點。本發明能夠實現多部工控機之間計算任務的依次溢出,彈性地分配計算任務,在保障計算任務高效并發完成的基礎上,形成明確的資源需求邊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云計算、計算機軟件、集群計算和圖像處理等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非集中遞歸式動態負載均衡計算系統。
背景技術
計算機圖像處理算法、數據分析、特征提取與分類,在機器視覺領域具有重要意義。隨著工業生產技術的快速進步,大規模流水線的生產方式非常普遍。
目前,平面玻璃產線上的磨邊流程,由于玻璃本身質地硬、脆,以及磨邊機上安裝的磨輪磨損情況,易于導致產品打磨破損。由于玻璃產線上玻璃產品種類繁多,破損種類也多種多樣。為此,研制機器視覺檢測設備并安裝至平面玻璃產線上,利用圖像處理算法研發對玻璃加工產線進行質量監督檢測的技術,能夠極大地提升產品的品控級別。
參見圖1所示,對于平面玻璃產線上的產品,具體的產品檢測流程如下:
首先,通過光電識別,識別平面玻璃生產線上的產品是否傳輸到檢測位置;
接著,取像階段。由主控機通知相機取像,高速連續抓取圖像至計算機內,組成圖像分析任務池。
然后,任務分配階段。將任務池中的任務分配給計算節點進行計算(即圖像分析處理)。
然后,由多計算節點收集多組計算任務的執行結果,得出最終分析結果,然后將最終分析結果輸出給下料設備,由下料設備對不符合質量要求的產品進行下料。
基于以上產品檢測流程可知,在產品檢測過程中,計算任務主要是圖像分析處理任務。但是,由于平面玻璃產線的生產速度頻繁變化,現有技術采用的并行計算集群的計算系統,經常發生計算資源不足或浪費的現象,即存在動態負載不均衡的問題。
另外,在現有的基于整體同步并行計算模型(BSP)模型構建的并行集群架構中,所有參與計算的計算節點都參與工作,無法明顯顯示當前計算資源必要的最小架構體量。
此外,對于現有的計算任務處理,由于采用隨機存取并行計算模型(PRAM)模型構建的共享存儲結構,其中的共享存儲空間及其讀寫設計直接決定計算模型的效率。對于計算數據量較大并需要頻繁IO任務池的計算系統,并不恰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技術缺陷,提供一種非集中遞歸式動態負載均衡計算系統。
為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非集中遞歸式動態負載均衡計算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臺KVM切換器、一臺交換機和多臺工控機;
所述KVM切換器、交換機和多臺工控機,安裝在中空的集群機柜里面;
集群機柜的外部,安裝有多部工業相機;
其中,KVM切換器,分別與多臺工控機相連接,用于輸入用戶的控制指令,并轉發給工控機執行;
其中,交換機,分別與多臺工控機和多部工業相機相連接,實現數據通信;
每部工業相機,用于將其拍攝采集的產品圖像,通過交換機發送給工控機進行圖像分析處理;
對于每個工控機,分別作為局域網上的一個工控機節點;
該局域網,包括交換機以及與交換機相連接的多臺工控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商業大學,未經天津商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8269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