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提高血壓測量準確性和效率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82595.1 | 申請日: | 2021-04-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8090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9 |
| 發明(設計)人: | 劉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合爾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5/021 | 分類號: | A61B5/02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332 江蘇省蘇州市昆山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高 血壓 測量 準確性 效率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提高血壓測量準確性和效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溫度調節:所述當需要進行血壓檢測時候,檢測人員把室內溫度調節到26℃,使得室內的溫度調節到人們適應的溫度下,這樣可以使檢測人員的血管可以達到正常狀態,便于提高精準度。該提高血壓測量準確性和效率的方法,采用了一系列智能決策算法,減少了單人血壓數據采集的測量時間,提高了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同時友好且清晰的人機交互,規范了患者在測血壓過程中的行為和注意事項,提高了患者的使用體驗,減少了無效數據的產生,而通過多次測量可以增加測量正確性,減少測量中,由于外界影響導致測量不標準情況發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血壓測量領域,具體為一種提高血壓測量準確性和效率的方法。
背景技術
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對血管壁的側壓力成為血壓,血壓通常指動脈血壓或體循環血壓,是重要的生命體征,血壓測量是評估血壓水平、診斷高血壓及觀察降壓療效的主要手段,準確地測量血壓是基層開展高血壓管理的基礎,不同血壓測量方法的有機結合是提高高血壓診斷和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被檢者在測量血壓前30分鐘內不能吸煙、喝濃茶或咖啡之類的飲料,并排空膀胱,應在安靜的環境中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休息至少5分鐘,以使全身放松,直接測量法即經皮穿刺將導管由周圍動脈送至主動脈,導管末端接監護測壓系統,自動顯示血壓值,本法為有創方式,僅適用于危重、疑難病例,間接測量法即袖帶加壓法,以血壓計測量,血壓計有汞柱式、彈簧式和電子血壓計,診所或醫院常用汞柱式。
對于采用隧道式血壓計的診室血壓測量,每次門診就診時,一般測量診室血壓≥2次,重復測量時要間隔1~2分鐘,對于初診患者一般要求左右手都要測量,一般采用單機測量,測量過程全部由患者自主控制或醫護人員人工指導,測量結果通過紙質文檔記錄。
目前,現在市面上的血壓測量基本上都是通過汞柱式血壓計進行測量的,但是血壓袖帶大小、衣服、有無支撐物、談話和溫度都會影響測量的精準度,這種方式增加了醫生工作中的工作量,醫生不得不花時間做數據錄入和歸檔工作,而且由于人為因素多,容易出現數據丟失和內容遺漏,而且每個患者的測量時間也比較長,在沒有流程控制的情況下,很多患者可能測完一次就走了,導致數據不完整,同時患者測量時選擇的左右手可能并不符合醫學規律,導致在臨床上給到的醫學價值有限。
發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提高血壓測量準確性和效率的方法,解決了傳統的測量過程中精準度不準確和測量效率不高的問題,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提高血壓測量準確性和效率的方法,該血壓測量準確性和效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溫度調節:所述當需要進行血壓檢測時候,檢測人員把室內溫度調節到26℃,使得室內的溫度調節到人們適應的溫度下,這樣可以使檢測人員的血管可以達到正常狀態,便于提高精準度;
S2、休息:所述被檢測人員需要在測量血壓之前位于候診室內休息5分鐘或以上;
S3、登錄:所述當需要檢測被檢測人員時候,首先需要要登錄測壓信息系統,登錄個人信息,之后按照系統要求進行下一步操作;
S4、控制:所述被檢測人員通過PLC控制器讀取被檢測人員的社保卡信息,之后通過顯示器把社保卡信息顯現出來,之后通過分析模塊進行對比,判斷被檢測人員是否為復診患者;
S5、判定:所述通過分析模塊判斷,可以判斷被檢測人員是初診患者還是復診患者,之后通過PLC控制器把分析模塊內部的分析結果傳輸到顯示器上,以方便檢測人員具體了解患者為初診和還是復診;
S6、初診檢測:所述當被檢測人員為初診患者時候,根據所填信息,系統判斷是否具有高血壓或者發現收縮壓≥140mmHg或者舒張壓≥90mmHg,若具有以上特征,則需要測量雙上臂血壓,若不具有可以測量任何上臂血壓;
S7、復診檢測:所述當被檢測人員為復診患者時候,需要對血壓較高的一側上臂進行測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合爾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合爾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8259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