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集成天線和可穿戴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82283.0 | 申請日: | 2021-04-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20760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18 |
| 發明(設計)人: | 梅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1/27 | 分類號: | H01Q1/27;H01Q1/36;H01Q1/48;H01Q1/50;H01Q21/24;H01Q21/30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梁立耀 |
| 地址: | 523860 廣東省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集成 天線 穿戴 設備 | ||
1.一種集成天線,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線地板,以及立設于所述天線地板所在平面上的定位天線和WIFI天線,所述定位天線包括倒F天線和寄生天線,所述倒F天線具有一饋電端,所述寄生天線與所述倒F天線的末端相互間隔且耦合,所述倒F天線與所述寄生天線呈第一角度,所述倒F天線和所述寄生天線分別加載的電信號滿足振幅相等,相位相差90°時,產生圓極化輻射;所述WIFI天線與所述倒F天線的始端連接,所述WIFI天線與所述寄生天線相對,所述WIFI天線與所述倒F天線呈第二角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倒F天線包括第一長邊、具有所述饋電端的饋電部以及第一接地部,所述饋電端到所述第一長邊的末端的距離小于或大于所述第一接地部到所述第一長邊的末端的距離,所述第一長邊的始端、末端分別為所述倒F天線的始端、末端。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天線包括至少一個WIFI天線支節,所述WIFI天線支節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長邊的始端一側的所述饋電部或所述第一接地部連接,所述WIFI天線支節的另一端向遠離所述倒F天線的方向延伸;所述WIFI天線支節為多個時,多個所述WIFI天線支節用于工作在至少兩個不同的WIFI頻段。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天線支節的等效長度與其所工作的WIFI頻段對應的1/4工作波長對應。
5.如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集成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角度的范圍為45°~135°。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寄生天線具有第二長邊,所述第二長邊的始端與所述第一長邊的末端相互間隔且耦合,所述寄生天線設置于所述第一長邊的末端的一側,且所述第一長邊與所述第二長邊呈所述第一角度。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天線,其特征在于,調節所述第一長邊的長度和/或所述第二長邊的長度,以調節所述圓極化輻射的軸比最小值點發生的頻偏。
8.如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集成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寄生天線為倒F型,所述寄生天線還包括第二接地端以及第三接地端,所述第二接地端靠近所述第一長邊的末端,所述第二長邊的末端遠離所述第一長邊的末端,且所述第二接地端到所述第二長邊的末端的距離大于所述第三接地端到所述第二長邊的末端的距離;或者
所述寄生天線為倒L型,所述寄生天線還包括第二接地端,所述第二接地端到所述第二長邊的末端的距離大于或小于到所述第二長邊的始端的距離;或者
所述寄生天線為T型,所述寄生天線還包括第二接地端,所述第二接地端到所述第二長邊的末端的距離大于或小于到所述第二長邊的始端的距離。
9.如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集成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長邊或所述第二長邊的等效長度與所述定位天線的工作波長對應。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的范圍為75°~105°。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倒F天線的末端與所述寄生天線之間形成耦合縫隙,調整所述耦合縫隙以調節所述倒F天線和所述寄生天線的耦合度。
12.一種可穿戴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電路板和如權利要求1至11任一項所述的集成天線,所述倒F天線的饋電端連接于所述電路板的第一射頻端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東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8228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