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抗油污油水分離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81695.2 | 申請日: | 2021-04-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1861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23 |
| 發明(設計)人: | 徐堅麟;付源;張一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楠大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69/12 | 分類號: | B01D69/12;B01D69/10;B01D67/00;B01D69/02;C02F1/40;C02F1/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國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96 | 代理人: | 李笑磊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油污 油水 分離 復合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抗油污油水分離復合膜,其特征在于,由350~400目的聚酰胺篩網支撐層和緊密結合在聚酰胺篩網支撐層表面的復合材料層組成,其中,
所述復合材料層包括聚(偏氟乙烯-烯丙基磺酸鈉)、檸康酸酐改性貝殼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油污油水分離復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偏氟乙烯-烯丙基磺酸鈉)經由下述方法制備得到:
將偏氟乙烯、烯丙基磺酸鈉按照摩爾比10:0.8~1混合,超聲分散于2~5重量倍的去離子水中,加入鏈轉移劑、分散劑,200~600r/min下攪拌均勻,通入氮氣保護,在55~65℃下反應0.5~2h,然后加入鏈轉移劑、引發劑,繼續反應2~4h,反應結束后,過濾、洗滌、干燥即得聚(偏氟乙烯-烯丙基磺酸鈉)。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抗油污油水分離復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偏氟乙烯-烯丙基磺酸鈉)的重均分子量為300000~50000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油污油水分離復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檸康酸酐改性貝殼粉經由下述方法制備得到:
1)限氧條件下,將貝殼在200~240℃下煅燒5~10min,升溫至440~500℃煅燒10~20min,接著升溫至660~700℃煅燒8~10min,5~10min內降溫至500~550℃,然后自然冷卻至常溫,粉碎得貝殼粉;
2)將貝殼粉微波處理5~10min,然后加入到20~30重量倍、質量分數為40~60%的乙醇溶液中,超聲混合均勻,得貝殼粉的乙醇溶液;
3)將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加入到15~20重量倍的去離子水中,超聲混合均勻,然后將其加入到貝殼粉的乙醇溶液中,70~90℃下攪拌反應2~6h,反應結束后抽濾,依次用無水乙醇、去離子水洗滌,干燥得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貝殼粉;
4)將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的貝殼粉加入到15~20重量倍的二氯甲烷中,0~4℃下加入檸康酸酐,0.5~2h內加完,升溫至100~120℃反應5~8h,用二氯甲烷洗去多余的檸康酸酐,然后干燥得檸康酸酐改性貝殼粉。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抗油污油水分離復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檸康酸酐改性貝殼粉的制備過程中,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添加量為貝殼粉重量的20~40%。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抗油污油水分離復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檸康酸酐改性貝殼粉的制備過程中,檸康酸酐的添加量為貝殼粉重量的20~32%。
7.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抗油污油水分離復合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依次用丙酮、無水乙醇、去離子水對聚酰胺篩網進行清洗,然后在60~80℃下干燥得潔凈干燥的聚酰胺篩網;
2)將檸康酸酐改性貝殼粉超聲分散于無水乙醇中,然后加入聚(偏氟乙烯-烯丙基磺酸鈉),超聲分散10~30min制得浸涂液;
3)將步驟1)得到的聚酰胺篩網放入步驟2)得到的浸涂液中,60~70℃下浸泡25~30min,然后在60~80℃下干燥1~2h,使乙醇完全揮發,重復該浸泡-干燥操作2~4次,即可得到抗油污油水分離復合膜。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浸涂液中,聚(偏氟乙烯-烯丙基磺酸鈉)的濃度為3~5mg/mL,檸康酸酐改性貝殼粉的濃度為5~8mg/mL。
9.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抗油污油水分離復合膜在餐廚垃圾污水處理中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楠大環??萍加邢薰荆唇浐贾蓍蟓h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8169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位置測算方法
- 下一篇:一種偏光片生產加工用固定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