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泥石流密度檢測計算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81636.5 | 申請日: | 2021-04-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6510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2 |
| 發明(設計)人: | 王保亮;王宏飛;王泉偉;姚振國;李泳;劉道川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7/18 | 分類號: | G06F17/18 |
| 代理公司: | 鄭州異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韓華;韓鵬程 |
| 地址: | 450003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泥石流 密度 檢測 計算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泥石流密度檢測計算方法,在擬修建泥石流攔擋壩下游泥石流溝道內,現場選取保存完整的泥石流堆積體樣品,通過現場取樣及室內顆分實驗,確定所述泥石流堆積體樣品的泥石流顆分參數(μ,Dc);依據公式計算泥石流的平均密度ρ=1.26μ?0.132+0.049Dc0.443。本發明方法充分考慮了泥石流顆粒組成對其密度的影響,將泥石流顆分參數(μ,Dc)作為變量引入泥石流密度計算中。相比于現有技術采用目擊者描述及經驗方法的泥石流密度測算方法,本發明方法強調了顆粒組成在決定泥石流密度方面的重要意義,同時可以摒棄人為主觀因素對經驗參數選取所造成影響,具有更科學的計算原理與較高的精度。同時,本發明方法計算簡便,工程實用價值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山地災害防治工程領域,尤其是涉及泥石流密度檢測計算方法。
背景技術
泥石流的密度是泥石流最基本、最重要的物理性質之一,它反映著泥石流的成因類型,決定著泥石流的物理力學性質,是進行泥石流沖擊力計算及防護工程設計的重要基礎性參數。目前,通常采用以下幾種方法對歷史上發生的泥石流的密度進行確定:一是采用配置泥石流樣本的方法,這種方法受目擊者的影響較大,有時甚至找不到目擊者;二是根據泥石流的沉積形態來判斷泥石流的類型,但這種方法所確定泥石流密度的范圍較大,不利于準確使用泥石流的密度參數。三是經驗公式法,通過特殊物質組分含量來反算泥石流密度。
泥石流的物質組成在泥石流的流體運動中起著非常重要作用,因此在泥石流密度計算經驗公式中,應當考慮泥石流物質組成對密度的影響。表1是幾種常用的泥石流密度計算經驗公式,雖然均涉及到物質組成,但仍有各自的局限性。它們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僅考慮粘性顆粒含量對泥石流密度的影響,而泥石流的密度受整體顆粒組成的綜合影響,該公式并沒有體現其他相關因子(如粗顆粒含量)對密度的影響;
2、泥石流組成物質中大于某一粒徑的具體顆粒含量在泥石流的沉積、取樣、顆分過程中,如若存在稍微流失或不準確就會對計算結果造成很大的偏差;
3、經驗公式中的特征粒徑
表1 幾種粘性泥石流計算公式一覽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計算結果精度高,適應實際工程需要的泥石流密度檢測計算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下述技術方案:
本發明所述的泥石流密度檢測計算方法,在擬修建泥石流攔擋壩下游泥石流溝道內,現場選取保存完整的泥石流堆積體樣品,通過現場取樣及室內顆分實驗,確定所述泥石流堆積體樣品的泥石流顆分參數(μ,Dc);依據公式1計算泥石流的平均密度ρ:
ρ=1.26μ-0.132+0.049Dc0.443 公式1;
式中,(μ,Dc)為泥石流的顆分參數,根據室內篩分及粒度試驗確認;
μ為泥石流堆積體樣品的細顆粒含量,為無量綱數;
Dc為泥石流堆積體樣品的特征粒徑,單位為mm,代表泥石流堆積體樣品的粒徑組成范圍。
本發明獲取所述公式1中各參數的具體步驟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8163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