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益心舒顆粒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81625.7 | 申請日: | 2021-04-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9145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4 |
| 發明(設計)人: | 許丹青;余國新;耿亮;朱亞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南海力制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68 | 分類號: | A61K36/8968;A61K9/16;A61P1/14;A61P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智英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張瑋瑋 |
| 地址: | 570310 海南省海*** | 國省代碼: | 海南;4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益心舒 顆粒 制備 方法 | ||
本申請公開一種益心舒顆粒的制備方法,先采用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再采用煎煮法,然后經過噴霧干燥得到干燥清膏,將矯味劑、賦形劑、助流劑和崩解劑粉碎混合后得到混合物粉末,將干燥清膏與混合物粉末混合制粒,混合過程中加入粘合劑,最后與揮發油進行總混,制備出來的顆粒具有較好的流動性和抗濕性,不易破碎、形狀規整和大小均勻。解決了現有益心舒顆粒在生產過程中容易出現顆粒不均勻的技術問題。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醫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益心舒顆粒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在不斷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和工作節奏在不斷加快,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也在不斷增多,心腦血管疾病也被稱為“富貴病”和“三高癥”,是指心臟和動脈血管發生硬化而引起的心臟缺血或出血的疾病,包括冠心病、心絞痛、高血壓、心律失常、心肌梗塞、腦梗死等癥狀。心腦血管疾病一直威脅人類的健康,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和糖尿病已成為“時代的瘟疫”。
冠心病,全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指冠狀動脈血管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而引起血管腔狹窄或阻塞,造成心機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導致的心臟病。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嚴重危及人的性命。多數人平時沒有任何癥狀,工作、學習和生活均如常,但常有心機缺血的征象。
益心舒顆粒具有益氣復脈、活血化瘀和養陰生津的功效,用于氣陰兩虛,心悸脈結代,胸悶不舒,胸痛及冠心病絞痛見有上述癥狀者。
現有技術中的益心舒顆粒在生產過程中容易出現顆粒不均勻,因此,需要研發一種益心舒顆粒解決以上問題。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益心舒顆粒的制備方法,用以解決現有益心舒顆粒在生產過程中容易出現顆粒不均勻的技術問題。
有鑒于此,本申請提供了一種益心舒顆粒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按處方量稱取180~240重量份人參、180~210重量份麥冬、130~150重量份五味子、150~200重量份黃芪、180~200重量份丹參、120~160重量份川芎、180~210重量份山楂、30~40重量份粘合劑、50~90重量份矯味劑、50~90重量份賦形劑、20~40重量份助流劑和10~20重量份崩解劑備用;
S2:將人參、五味子和丹參加入粉碎機中進行粉碎,過30~60目篩,采用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得到揮發油和藥渣;
S3:將藥渣、麥冬、黃芪、川芎和山楂加4~6倍水煎煮2~3小時,煎煮3次,煎煮至相對密度為1.30~1.35的清膏備用;
S4:將清膏噴霧干燥,得到干燥清膏;
S5:將矯味劑、賦形劑、助流劑和崩解劑粉碎混勻,過篩,得到混合物粉末;
S6:將混合物粉末和干燥清膏置于混合機中混合,混合過程中加入粘合劑,制軟材、制粒、干燥后得到干燥顆粒;
S7:將揮發油與干燥顆粒加入總混器進行總混,出料后制得益心舒顆粒。
可選地,在步驟S1中,矯味劑為蔗糖、乳糖、甘露醇中的一種或多種。
可選地,在步驟S1中,賦形劑為糊精和微晶纖維素。
可選地,在步驟S1中,助流劑為微粉硅膠、滑石粉、預膠化淀粉中的一種或多種。
可選地,在步驟S1中,粘合劑為乙醇。
可選地,在步驟S1中,崩解劑為羧甲基纖維素鈉。
可選地,在步驟S3中,將藥渣、麥冬、黃芪、川芎和山楂共同置于棉布袋內進行煎煮。
可選地,在步驟S4中,噴霧干燥的進風溫度為125℃~130℃,出風溫度75℃~80℃,噴霧速度為18rad/min~22rad/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南海力制藥有限公司,未經海南海力制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8162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停車輔助裝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種升級包的生成方法及裝置、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