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生物有機肥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80680.4 | 申請日: | 2021-04-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2431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5 |
| 發明(設計)人: | 李會民;楊粉莉;談家寶;王佩玲;任濤;唐波濤;談團衛;李海燕;姚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粉莉 |
| 主分類號: | C05G3/00 | 分類號: | C05G3/00;C05G3/40;C05G3/80;C05G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63 | 代理人: | 董麗萍 |
| 地址: | 712000 陜西省咸陽市秦***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生物 有機肥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肥料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新型生物有機肥及其制備方法,所述新型生物有機肥的制備方法包括:對海藻進行處理并使用處理后的海藻進行海藻提取物的制備,對菌劑進行培養,進行改性劑的制備并使用改性劑進行磁性生物炭的改性得到改性生物炭,分別進行微量元素復合劑、活化劑的制備,進行新型生物有機肥的制備。本發明提供的生物有機肥應用海藻資源,利用海藻的多營養成分及高活性達到肥效顯著和抗逆抗病蟲;將磁性生物炭加入有機肥中,通過生物炭大孔和小孔協調作用,提高土壤的通透性,改善重金屬污染,而且生物質源的生物有機肥的肥效時間長,緩釋效果好,配方合理科學,綠色環保,對環境友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肥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生物有機肥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現階段下的化肥帶來了許多包括土壤肥力下降,營養結構失調,土壤板結,水土流失,微量元素降低等問題。而直接施用農家肥或其他動物糞肥誘因糞肥種所帶的蟲卵、植物致病病原菌、雜草籽等有害微生物,會給作物帶來嚴重威脅,影響產量,同時又因糞肥中原有有機質結構復雜,不容易被作物吸收,無法使肥效發揮出來,現有的有機肥制取方法往往只采用放線菌和芽孢桿菌等嗜熱菌,忽視了發熱階段的作用,無法使其發揮更好效果。
通過上述分析,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及缺陷為:現有的化肥導致土壤肥力下降,營養結構失調,土壤板結,水土流失,微量元素降低等問題;農家肥會給作物帶來嚴重威脅,影響產量,同時又因糞肥中原有有機質結構復雜,不容易被作物吸收,無法使肥效發揮出來。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型生物有機肥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新型生物有機肥的制備方法,所述新型生物有機肥的制備方法包括:
步驟一,對海藻進行處理并使用處理后的海藻進行海藻提取物的制備:在夏秋季節進行海藻的采撈,對采集的海藻進行去根除雜;將海藻置于清水中進行浸泡,去除表面雜質,得到處理后的海藻;將處理后的海藻置于粉碎機中粉碎,得到海藻碎屑,將海藻碎屑置于水中進行浸提后離心,分離得到海藻提取液與海藻渣;將海藻提取液進行低溫減壓濃縮得到海藻濃縮液,將海藻渣與海藻濃縮液混合得到海藻提取物;
步驟二,對菌劑進行培養:進行菌劑培養基的制備,將枯草芽孢桿菌、嗜熱脂肪地芽孢桿菌、解淀粉芽孢桿菌進行混合得到混合菌劑;將混合菌液置于菌劑培養基中,設定培養溫度、培養時間,進行混合菌劑的培養,得到培養后的菌劑;
步驟三,進行改性劑的制備并使用改性劑進行磁性生物炭的改性得到改性生物炭:將氫氧化鈉溶液與二硫化碳溶液進行混合,攪拌均勻得到改性劑;將磁性生物炭置于干燥箱內干燥;將干燥后的磁性生物炭進行研磨、過篩,得到磁性生物炭粉末;將磁性生物炭粉末加入改性劑中,使改性劑對磁性生物炭粉末進行完全覆蓋,攪拌均勻后進行超聲分散得到分散液;對分散液進行加熱并攪拌,加熱結束后進行抽濾得到固態物質;將固態物質置于干燥箱中烘干,研磨,得到改性生物炭粉末;
步驟四,分別進行微量元素復合劑、活化劑的制備:按照質量份數稱取pH調節劑3~5份、金屬微量元素2~3份、磷肥5~7份、三聚磷酸銨2~3份、硫酸鉀2~3份、泥炭3~4份、花椒油1~2份、腐殖質4~7份,并通過粉碎、混合、攪拌、低溫干燥進行微量元素復合劑的制備;按照質量份數稱取木纖維3~5份、生根粉1~3份、木霉菌1~2份、固氮菌1~2份、細菌發酵物1~3份進行活化劑的制備;
步驟五,進行新型生物有機肥的制備:將中藥渣、秸稈分別置于粉碎機中粉碎,得到粉碎后的中藥渣與秸稈碎屑;將粉碎后的中藥渣、秸稈碎屑、活化劑、水進行混合,進行發酵,制得發酵液;將發酵液靜置棄除底部沉淀,并將發酵液加熱至75~80℃并保持30~50min進行濃縮,得到濃縮物;將所述濃縮物置于干燥箱中干燥,粉碎,過80目篩后與海藻提取物、改性生物炭粉末、微量元素復合劑進行混合得到肥料漿液,將肥料漿液置于造粒機中進行造粒,得到新型生物有機肥。
進一步,步驟一中,所述海藻碎屑的粒徑為1~2c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粉莉,未經楊粉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8068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