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用于3D打印陶瓷的樹脂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80301.1 | 申請日: | 2021-04-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7379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7 |
| 發明(設計)人: | 孫予罕;王慧;鄭呂科;胡振;白玉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簇睿低碳能源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35/634 | 分類號: | C04B35/634;C04B35/626;C04B35/10;B33Y10/00;B33Y70/10;C08F222/20;C08F220/58;C08F222/14;C08F2/4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徐俊 |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打印 陶瓷 樹脂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適用于3D打印陶瓷的樹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樹脂的原料包括光引發劑、預聚體、稀釋劑及染色劑,選擇預聚物、稀釋劑,對引發劑的添加量進行梯度實驗,計算凝膠含量最高時引發劑;在固定預聚體含量的條件下,添加不同種類的稀釋劑,并添加凝膠含量最高時的引發劑,計算在不同固化能量下測定固化厚度,選擇臨界曝光量最小的稀釋劑種類;固定預聚體與稀釋劑的種類,對稀釋劑的添加量進行梯度實驗,選擇凝膠含量最高的稀釋劑含量作為稀釋劑的添加量。本發明可以獲得樹脂粘度低、固化速度快,并且與陶瓷粉體混合后制得的漿料固含量高,流變性能好,符合打印要求;優化方法簡單,樹脂制備周期短。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適用于3D打印陶瓷的樹脂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增材制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陶瓷材料具有強度高、耐磨、耐腐蝕等優異性能,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生物醫用等領域應用廣泛。傳統的成形工藝是開模后將陶瓷漿料干燥成為坯體,再進行高溫燒結得到陶瓷制品。這種成形方法受開模限制,制約陶瓷制品復雜化的發展。
近年來發展的各種3D打印成形技術使陶瓷成形又多了另一條路徑,并實現無摸具化生產。目前,陶瓷3D打印技術主要有選擇性激光燒結技術(SLM)、熔融沉淀技術(FDM)、直寫三維打印技術(DIM)、立體光固化技術(SL)、數字光處理技術(DLP)等。因為成型方式與打印材料各不相同,所以各個打印技術都有各自的優缺點。
DLP型3D打印技術是采用數字微鏡原件(DMD)為主要關鍵處理原件而開發的光固化成型技術,可以使得每層圖像直接投影到整個固化區域中,實現面固化成型,而且對陶瓷漿料的粘度要求不高,可以極大地提升漿料的固含量。
由于DLP型3D打印技術以光敏樹脂與陶瓷粉末制成的光敏漿料為原材料,所以在打印出的坯體不能直接當作陶瓷材料來應用,需對坯體進行脫脂工藝來去除固化高分子、燒結工藝來提高坯體的致密度與強度。所以為了避免脫脂、燒結工藝過程中坯體出現開裂等問題,需使得漿料有較高的固含量,在相同固化條件下更快的固化速度,以及較好的流變性能使得在打印過程中快速鋪平。陶瓷粉末的加入會使得光敏樹脂粘度大幅度上升,流變性能下降,所以制備一種適用于3D打印陶瓷的樹脂來滿足高固含量、低粘度、快固化的成型特點至關重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3D打印陶瓷的樹脂再加入了陶瓷粉體后,粘度太高,流變性能變差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適用于3D打印陶瓷的樹脂,所述樹脂的原料包括光引發劑、預聚體、稀釋劑及染色劑,各原料的種類及添加量的選擇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選擇預聚物、稀釋劑,對引發劑的添加量進行梯度實驗,計算凝膠含量最高時,引發劑的種類及其添加量;
步驟2):在固定預聚體含量的條件下,添加不同種類的稀釋劑,并添加步驟1)中凝膠含量最高時的引發劑及其添加量,依據Beer-Lambert定理計算在不同固化能量下測定固化厚度:
Cd=Dp(lnE-lnEc)
其中,Cd為固化厚度,E為樹脂面上的平均曝光量;Ec為臨界曝光量,由擬合曲線求得;
擬合Dp-Ec直線,獲得投射深度與臨界曝光量,投射深度為斜率,臨界曝光量為自然對數e的指數,指數冪為截距與斜率的絕對值,選擇臨界曝光量最小的稀釋劑種類;
步驟3):固定預聚體與稀釋劑的種類,對稀釋劑的添加量進行梯度實驗;用S1中相同的凝膠含量測定方法,選擇凝膠含量最高的稀釋劑含量作為稀釋劑的添加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簇睿低碳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簇睿低碳能源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8030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