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制動鉗活塞回位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78499.X | 申請日: | 2021-04-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0799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05 |
| 發明(設計)人: | 陳秀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玉環思安安全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D65/18 | 分類號: | F16D65/18;F16D121/04;F16D125/02;F16D125/40 |
| 代理公司: | 藍天知識產權代理(浙江)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劉穎 |
| 地址: | 3176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制動 活塞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制動鉗活塞回位裝置,其結構包括固定結構、固定螺母、螺桿、扳動件,固定結構底部與固定螺母焊接在一起,固定螺母與螺桿采用螺紋連接,螺桿的桿頭處與扳動件相配合,固定結構包括主活塞桿、螺母、主活塞、主缸體、副缸體、副活塞、副活塞桿,主缸體與副缸體的中間相連通,主缸體內設有主活塞,主活塞與主活塞桿相連接,主缸體外端嵌有螺母,副缸體兩端分別設有副活塞,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固定結構能夠將回位裝置在鉗體內進行固定,且沒有限制條件,而通過扳動件與齒輪的配合,通過不斷上下移動能夠對螺桿進行推進,提高效率,由于桿體的長度較長,因此在扳動使更加省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制動器維修輔具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制動鉗活塞回位裝置。
背景技術
汽車制動器在剎車使用過程中制動塊會快速磨損,制動鉗活塞在剎車過程中自動彌補制動塊與制動盤間間隙,在制動塊磨損到極限需更換時,需先將制動鉗活塞退回底部才能安裝新制動塊。或者制動鉗維修時也需將活塞退回制動鉗底部。
現有技術有采用杠桿方式的,但推入的用力點需要活塞具有插孔,有限制條件;也有采用螺紋旋轉推進的方式,但該方式沒有支點,支撐點較難固定,且螺桿旋轉需要無法連續進行操作,采用手動只能進行間歇旋轉推動,效率慢且省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制動鉗活塞回位裝置。
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制動鉗活塞回位裝置,其結構包括固定結構、固定螺母、螺桿、扳動件,所述固定結構底部與固定螺母焊接在一起,所述固定螺母與螺桿采用螺紋連接,所述螺桿的桿頭處與扳動件相配合。
作為優化,所述固定結構包括主活塞桿、螺母、主活塞、主缸體、副缸體、副活塞、副活塞桿,所述主缸體與副缸體的中間相連通,所述主缸體內設有主活塞,所述主活塞與主活塞桿相連接,所述主缸體外端嵌有螺母,所述副缸體兩端分別設有副活塞,所述副活塞與副活塞桿相連接。
作為優化,所述主活塞桿外側設有外螺紋,所述主活塞桿通過外螺紋與螺母的內螺紋相配合。
作為優化,所述螺桿的桿頭處連接有齒輪,所述齒輪與扳動件相配合。
作為優化,所述扳動件包括C形件、桿體、手柄,所述C形件外側與桿體一端焊接在一起,所述桿體另一端與手柄相連接。
作為優化,所述C形件內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內安裝有活動齒,所述凹槽內側設有限位塊,所述活動齒外側設有支板,所述支板通過彈簧與凹槽內部相連接,所述活動齒與齒輪相配合。
作為優化,所述C形件內側設有3個均勻分布的保持桿,所述保持桿上設有滾珠。
作為優化,所述齒輪由圓柱體和齒組成,所述圓柱體圓柱體的中間設有均勻分布的齒。
作為優化,所述副活塞桿的外端設有橡膠墊。
作為優化,所述圓柱體上的齒兩側為留白的圓滑狀。
作為優化,所述圓柱體的留白處與滾珠相接觸。
作為優化,所述滾珠設在活動齒外側,兩者處于部不同水平面上。
本發明在使用時,將副缸體放在制動鉗的鉗體內上方,然后旋轉主活塞桿將主活塞向內推動,使主缸體的的氣壓跑到副缸體中,從而將副活塞向外推,直到兩端的副活塞桿死死抵住鉗體內側后停止,這樣能夠對固定螺母進行定位,使固定螺母具有支撐點,然后利用扳動件扳動螺桿旋轉前進,從而將制動鉗的活塞向內推進,在扳動螺桿時,扳動件不斷上下運動,在向下運動時,能夠使活動齒推動齒輪進行旋轉,在向上運動使,活動齒能夠向內移動從而順利越過齒,便于下一次向下推動齒,而保持桿與滾珠能夠使C形件始終與齒輪位于同一圓心上,能夠對保持C形件的活動軌道與齒輪一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玉環思安安全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玉環思安安全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7849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