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藥組合物及其中藥制劑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77300.1 | 申請日: | 2021-04-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2685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25 |
| 發明(設計)人: | 黃紹剛;秦書敏;鄭歡;吳皓萌;黃馬養;潘琪謀;陳君千;占凱;饒珂寒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省中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廣東省中醫藥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6/739 | 分類號: | A61K36/739;A61P1/04;A61K35/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專潤文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許春蘭;熊雯 |
| 地址: | 51012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治療 潰瘍性 結腸炎 中藥 組合 及其 制劑 應用 | ||
本發明屬于中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藥組合物,以質量份計由如下原料組分制成:仙鶴草10?30g,地榆9?15g,木香6?10g,黃連3?10g,蒼術6?15g,赤芍6?15g,救必應9?30g,火炭母9?30g,水蛭1?5g。通過UC動物模型驗證本發明中藥方的藥效,結果提示,本發明中藥方灌胃干預2周能明顯減輕UC模型大鼠的腸黏膜潰瘍、炎癥及水腫,并能減少模型大鼠腸組織炎癥細胞浸潤,減輕隱窩損傷,其作用與陽性藥美沙拉嗪相當。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藥組合物及其中藥制劑和應用。
背景技術
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種病因未明、多因素、多層次的慢性非特異性腸道炎癥,屬于炎癥性腸病范疇,目前尚缺乏明確有效的治療方法,是現代難治病之一。
UC病理因素主要有:濕邪(熱)、瘀熱、熱毒、痰濁、氣滯、血瘀等;病理特征表現:活動期多屬實證,主要病機為濕熱蘊腸,氣血不調,而重度以熱毒、瘀熱為主,反復難愈者應考慮痰濁血瘀的因素;緩解期多屬虛實夾雜,主要病機為脾虛濕戀,運化失健。部分患者可出現肝郁、腎虛、肺虛、血虛、陰虛和陽虛的臨床證候特征,因此,臨床上會根據不同臨床表現判斷病機側重點,給予相應的藥物。
對于UC的治療,一般認為,活動期的治法主要為清熱化濕、調氣和血、斂瘍生肌,緩解期的治法主要為健脾益氣、兼以補腎固本,佐以清熱化濕。專利CN111407810A公開了一種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中藥制劑,該中藥制劑添加馬齒莧、小葉三點金、金櫻子、馬蘭、枇杷葉、藿香,以實現清熱解毒、止瀉、行氣止痛的效果,對腸道起到舒緩鎮靜效果;藥物的緩釋使藥物在腸道維持有效濃度的時間長,增強治療效果。該專利通過藥物的舒緩鎮靜作用以及延長藥物維持時間來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只是對該癥狀起到緩解作用,治標不治本。
發明內容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藥組合物,以質量份計由如下原料組分制成:仙鶴草10-30g,地榆9-15g,木香6-10g,黃連3-10g,蒼術6-15g,赤芍6-15g,救必應9-30g,火炭母9-30g,水蛭1-5g。
優選地,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藥組合物,以質量份計由如下原料組分制成:仙鶴草15g,地榆10g,木香6g,黃連9g,蒼術10g,赤芍15g,救必應15g,火炭母15g,水蛭3g。
申請人通過溯源古籍文獻,結合現代理論研究成果,從五臟相關學說探討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及病機演變規律,總結UC是一種原因不明的直腸和結腸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性疾病,屬于中醫學腹痛、泄瀉、痢疾、腸癖等范疇,其發病起于脾虛濕困,傷于飲食、情志,本于脾胃,與心、肺、肝腎五臟密切相關。
而,脾主運化,居中土,運四極,脾虛濕蘊,大腸傳導失職,清濁不分,邪滯腸道,損傷氣機致瘀阻脈絡,隨著疾病的進展,表現出脾虛濕困-濕熱阻滯-濕瘀互結的病機演變規律,脾失健運,濕蘊大腸,氣血瘀滯是本病的病理基礎,其中“濕”即可作為誘發疾病的外邪,也是疾病發展過程中的病理產物,影響機體的氣血運行而促進疾病進一步發展,在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過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
因此,申請人提出UC的治療組方總體以祛濕固本為大法,活動期UC以清熱化濕為主,緩解期以祛濕健脾為主。對于本發明而言,提供一種具有清熱化濕、涼血活血功效的UC中藥方,在前期臨床觀察發現在其針對輕、中度活動期UC具有確切的療效。
本發明即依據理論研究成果,以清熱祛濕、涼血散瘀為治則確立的治療活動期UC中藥組合。方中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為君;仙鶴草補虛止痢,地榆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為臣;佐以蒼術燥濕健脾,赤芍涼血清熱、散瘀止血,救必應清熱利濕,火炭母涼血解毒、利濕消滯;木香苦溫,既能燥濕行氣,又能制諸藥之寒為使。
方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省中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廣東省中醫藥科學院),未經廣東省中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廣東省中醫藥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7730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