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規則文件的變電站智能裝置ICD模型的校驗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76527.4 | 申請日: | 2021-04-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6525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18 |
| 發明(設計)人: | 程鵬;徐剛;王志華;崔建國;于文超;張旭;董奕輝;于奎民;周明宇;姜富友;于志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20 | 分類號: | 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煙臺雙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申國棟 |
| 地址: | 264000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規則 文件 變電站 智能 裝置 icd 模型 校驗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規則文件的變電站智能裝置ICD模型的校驗方法,包括:使用XML解析庫對智能裝置ICD模型進行XML格式合法性校驗;使用IEC61850的schema規則文件對智能裝置ICD模型進行語法、語義校驗;選擇已有或新定義智能裝置ICD模型規范性校驗規則文件,解析所述校驗規則文件形成校驗規則數據結構,并使用所述校驗規則數據結構對智能裝置ICD模型進行模型規范性校驗;輸出校驗結果。本發明在不改變應用程序的前提下,通過新增或修訂規則文件來滿足新的校驗需求,最大限度減少了校驗工具的重復開發工作量,確保使用同一個校驗工具持續適應多類型智能裝置的ICD模型校驗不斷變化的校驗需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力系統領域的方法,具體涉及一種基于規則文件的變電站智能裝置ICD模型的校驗方法。
背景技術
智能變電站的通訊基礎是IEC61850模型體系,站內運行的智能裝置想要接入站內網絡必須將自身能力描述抽象成為ICD模型提供給設計院或智能站調試單位,由其根據變電站現場的實際設計配置生成SCD模型,之后傳遞SCD模型或其衍生模型(CID、CCD等)給智能裝置用以完成其工程配置。可見,確保智能裝置ICD模型的標準和規范性是推進IEC61850協議互聯互通的前提,然而在現階段的智能變電站配置調試和智能裝置檢測過程中,由于智能裝置生產廠家眾多,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導致生成的ICD模型規范性差距較大,這無疑給智能站調試單位和智能裝置檢測機構出了道難題。
進一步的,隨著國內智能站技術的發展更迭,原有智能裝置的ICD模型標準被推陳出新。與此同時,IEC61850技術和應用已然擴展到新能源、石油化工等行業,多種新類型的智能裝置應運而生,大量新的ICD模型標準不斷涌現,這些都必然帶來原有固化的ICD模型校驗方式和校驗工具的頻繁升級、更替。如何以最小的代價持續確保多種類型ICD模型的規范一致性問題,已經成為擺在裝置生產廠家、智能站調試單位和裝置檢測機構面前的一大難題。
專利CN201510266224.1中公開了用于智能變電站ICD模型之間的一致性校驗方法,主要是提供了一種用于智能變電站ICD模型之間的一致性校驗方法,用于比較多個ICD文件之間的沖突性和冗余性,其特點在于明確ICD模型之間的差異或變更內容。由于ICD文件的校驗規則是比較寬泛的,允許各智能裝置廠家在其內在IEC61850規則允許下增加數據集成員、實例化節點和自定義節點等內容,單純以一個ICD模型作為基準模板去驗證另一個ICD模型,其準確性會大幅降低,再加上ICD文件結構復雜且不易擴展,無法解決模型校驗需求持續變化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基于規則文件的變電站智能裝置ICD模型的校驗方法,其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滿足變電站多類型智能裝置的ICD模型校驗不斷變化的校驗需求。
本發明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基于規則文件的變電站智能裝置ICD模型的校驗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使用XML解析庫對智能裝置ICD模型進行XML格式合法性校驗;
S2:使用IEC61850的schema規則文件對智能裝置ICD模型進行語法、語義校驗;
S3:選擇已有或新定義智能裝置ICD模型規范性校驗規則文件,解析所述智能裝置ICD模型規范性校驗規則文件形成校驗規則數據結構,并使用所述校驗規則數據結構對智能裝置ICD模型進行模型規范性校驗;
S4:輸出校驗結果。
進一步地,步驟S3所述智能裝置ICD模型規范性校驗規則文件的內容包括根節點定義、子節點定義、節點索引、節點組定義、節點組索引、節點嵌套關系定義、節點組嵌套關系定義、節點必備性定義、屬性必備性定義和屬性值一致性定義;所述根節點定義和子節點定義均包含特定的唯一key值,所述節點索引通過keyref屬性匹配所述key值完成引用,所述節點索引支持通過定義新的子節點實現節點嵌套關系定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東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7652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