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滾筒篩篩孔清堵裝置和滾筒篩篩孔清堵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76310.3 | 申請日: | 2021-04-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7020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25 |
| 發明(設計)人: | 胡利群;陳敦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7B1/22 | 分類號: | B07B1/22;B07B1/42;B07B1/55 |
| 代理公司: | 江蘇斐多律師事務所 32332 | 代理人: | 張佳妮 |
| 地址: | 210023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滾筒 篩篩孔清堵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滾筒篩篩孔清堵裝置,所述步進電機驅動滑塊在滑軌上往復運動,激光測距系統和清堵系統的氣體噴頭固定在滑塊兩側,正對滾筒篩的滾筒曲面,隨滑塊移動;所述激光測距系統測量激光照射的距離,角度編碼系統確定滾筒相對于0位繞旋轉軸轉動的角度,控制系統判斷篩孔是否堵塞,清堵系統的氣體噴頭用于沖洗堵塞的篩孔。并公開了滾筒篩篩孔清堵方法。本發明裝置與滾筒篩系統同步工作,且不要求滾筒勻速轉動,能夠掃描到每一個篩孔,自動檢測篩孔狀態,自動進行清堵操作;定位、測距、識別、清堵往復進行,確保滾筒篩設備使用過程中不停機,從而提高設備使用效率,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滾筒篩篩孔清堵裝置和滾筒篩篩孔清堵方法。
背景技術
混合垃圾中含有泥土等顆粒物,可以將其分離出來重復利用。在垃圾分類流水線上,混合垃圾通過大型滾筒篩,篩出泥土,其余物料(垃圾)進入下一環節。在滾筒篩運行過程中,可能發生物料堵塞篩孔的現象,影響工作效率。以往設備工作2~4小時后,只能停機,通過人工方式,疏通被堵住的篩孔,費時費力,影響流水線工作效率。有人在滾筒篩內部增加刮刀等突起物,在滾筒篩轉動過程中,對干燥的沙土進行隨機破碎操作,以達到降低發生堵塞篩孔的目的。但是刮刀等突起物固定在筒壁上,只能隨機地對輸運中的土塊等物料起到破壞作用,效率低,而且對已經粘連在篩孔上的潮濕土壤等物料無能為力。仍然需要定期人工清堵以維持設備的正常運行,明顯降低了滾筒篩的有效工作時間。
中國專利文獻CN203853285U公開了一種清理振動篩的設備和工程機械,利用篩網監控裝置來監測多個篩網中的一個或多個的篩網堵孔率,然后根據堵孔率來控制是否對該位置的篩網進行噴氣清理,其中篩孔堵孔率通過圖像監測及灰度識別來獲取。然而,該方法只適合監測平面篩網,而篩分垃圾的滾筒篩為圓筒狀,該方法并不適合。另外,垃圾的色彩是多變的,不確定的,故而采用圖像監測及灰度識別的方式并不能有效識別滾筒篩上的篩孔。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滾筒篩篩孔清堵裝置。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
一種滾筒篩篩孔清堵裝置,包括步進系統、激光測距系統、角度編碼系統、清堵系統和控制系統;
所述步進系統包括滑軌、滑塊、步進電機和限位傳感器,所述滑軌平行于滾筒篩的旋轉軸,所述步進電機驅動滑塊在滑軌上往復運動,所述滑軌兩端均設有限位傳感器,激光測距系統和清堵系統的氣體噴頭固定在滑塊兩側,正對滾筒篩的滾筒曲面,隨滑塊移動;
所述激光測距系統包括激光發射接收探頭、數據分析單元和數據傳輸單元,激光發射接收探頭發射激光信號并接受,并記錄下發射和接受的激光信號時間差,數據分析單元將激光信號時間差轉換成距離數據,數據傳輸單元將距離數據編碼后通過串行接口傳遞給控制系統;
所述角度編碼系統包括角度編碼傳感器、0位觸發器和角度數據傳輸單元,角度編碼系統設置于滾筒一側,滾筒繞軸旋轉,達到預設位置時,觸發0位觸發器,此時標記滾筒角度處于0位,角度編碼器給出當前滾筒相對于0位繞旋轉軸轉動的角度,角度范圍0~360度,數據傳輸單元將滾筒的角度數據傳遞給控制系統;
所述清堵系統包括氣泵、氣體噴頭、氣體管道、電磁閥開關,所述氣泵通過氣體管道與氣體噴頭相連,所述電磁閥開關用于控制氣體噴頭的開啟和關閉;
所述控制系統包括CPU、驅動單元、接收單元,CPU通過驅動單元控制步進電機拖動滑塊在滑軌上移動,CPU通過接收單元接收距離數據和滾筒角度數據,并分析當前位置的堵塞狀態,通過驅動單元控制電磁閥開啟和關閉。
優選的,所述角度編碼系統通過軸連器與滾筒的旋轉軸相連。
優選的,所述角度編碼系統通過齒輪系統與滾筒的旋轉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大學,未經南京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7631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