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級加密區塊鏈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76009.2 | 申請日: | 2021-04-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8938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8 |
| 發明(設計)人: | 柴荔;汪洋;趙濱;楊愚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誠區塊鏈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21/60 | 分類號: | G06F21/60;G06F21/62;G06F21/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嵐智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蔣真 |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南京市經濟技術***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級 加密 區塊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級加密區塊鏈方法,包括第一數據交換接口、多級加密模塊、發送服務器、接收服務器、多級解密模塊、第二數據交換接口和區塊鏈,所述第一數據交換接口與所述多級加密模塊通訊連接,所述多級加密模塊與所述發送服務器通訊連接,所述發送服務器與所述接收服務器通訊連接,所述接收服務器與所述多級解密模塊通訊連接,所述多級解密模塊與所述第二數據交換接口通訊連接,所述第二數據交換接口與所述區塊鏈通訊連接。本發明運用區塊鏈技術結合多級加密對數據進行多級加密,系統結構簡明清晰,可操作性強,處理速度快,提高了數據的隱私性和安全性,不會造成數據泄露。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區塊鏈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多級加密區塊鏈方法。
背景技術
狹義來看,區塊鏈是一種數據結構。它由一個又一個固定大小的數據區塊首尾鏈接地串聯成一條鏈狀的巨大數據結構。其中每一個區塊由頭部和身體兩個部分組成,身體部分負責存放區塊數據,頭部主要記錄了區塊身體部分的摘要信息以及前一個區塊頭部的信息。如此一來,一旦記錄著數據的區塊構成鏈條,其先后順序、記錄的數據內容都固定,且之后也無法再做修改。因此,區塊鏈具有不可篡改性。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人們對信任問題的逐步關注,如何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區塊鏈技術對于解決近幾年互聯網發展伴隨的社會在網絡安全、金融交易、商品互信流通等物聯網與共享經濟方面的問題具有一定的價值和意義。區塊鏈被大多數人認為是一種參與方共同維護的分布式賬本,該賬本使用密碼學保證傳輸和訪問安全。
目前,盡管區塊鏈在底層技術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但攻擊者仍能從區塊鏈系統中找到漏洞并進行攻擊。例如,攻擊者仍然可以通過在數據傳輸時竊取私鑰威脅用戶數字資產安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級加密區塊鏈方法,運用區塊鏈技術結合多級加密對數據進行多級加密,系統結構簡明清晰,可操作性強,處理速度快,提高了數據的隱私性和安全性,不會造成數據泄露,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多級加密區塊鏈方法,包括第一數據交換接口、多級加密模塊、發送服務器、接收服務器、多級解密模塊、第二數據交換接口和區塊鏈,所述第一數據交換接口與所述多級加密模塊通訊連接,所述多級加密模塊與所述發送服務器通訊連接,所述發送服務器與所述接收服務器通訊連接,所述接收服務器與所述多級解密模塊通訊連接,所述多級解密模塊與所述第二數據交換接口通訊連接,所述第二數據交換接口與所述區塊鏈通訊連接;
所述第一數據交換接口用于獲取明文數據;
所述多級加密模塊用于對所述第一數據交換接口獲取的明文數據進行多級加密處理,生成密文數據和多層密鑰;
所述發送服務器用于發送所述多級加密模塊生成的密文數據和多層密鑰;
所述接收服務器用于接收所述發送服務器發送的密文數據和多層密鑰;
所述多級解密模塊用于通過多層密鑰對所述接收服務器接收的密文數據進行多級解密以得到最初的明文數據;
所述第二數據交換接口用于接收并輸出所述多級解密模塊得到的明文數據;
所述區塊鏈用于對所述第二數據交換接口輸出的明文數據進行存儲。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多級加密區塊鏈方法優選的,還包括索引分析模塊,所述索引分析模塊分別與所述多級加密模塊和所述多級解密模塊通訊連接,所述索引分析模塊用于對所述多級加密模塊加密前的明文數據進行加密特征關鍵字提取和對所述多級解密模塊解密后的明文數據進行解密特征關鍵字提取,并將提取的加密特征關鍵字和密特征關鍵字對比,分析出解密后的明文數據的可信度。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多級加密區塊鏈方法優選的,所述索引分析模塊分析解密后的明文數據的可信度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誠區塊鏈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未經中誠區塊鏈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7600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光學成像鏡頭
- 下一篇:動物毛絨纖維復合清洗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