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檢測細菌和/或病毒的比色傳感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74969.5 | 申請日: | 2021-04-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0772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5 |
| 發明(設計)人: | D·雷迪斯 | 申請(專利權)人: | DG集團股份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78 | 分類號: | G01N21/78;G01N21/25 |
| 代理公司: | 中國貿促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譚冀 |
| 地址: | 意大利***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檢測 細菌 病毒 比色 傳感器 | ||
用于檢測細菌和/或病毒的比色傳感器(1),包含:?多于一個具有光子晶體結構的層(3’、3”…);?功能層(4),所述功能層包含能夠產生對細菌和/或病毒生物響應的表面等離激元的納米材料,與一個或多個具有光子晶體結構的層(3’、3”…)重疊;其中:?功能層(4)的對細菌和/或病毒生物響應的納米材料摻雜有充當病毒受體的蛋白質物質或抗體,或者比色傳感器(1)包含受體層(5),所述受體層包含充當病毒受體的蛋白質物質或抗體,其中功能層(4)和受體層(5)彼此重疊;和/或?比色傳感器(1)包含等離激元納米結構化層(7),所述等離激元納米結構化層包含納米結構使得產生等離激元顏色,與一個或多個具有光子晶體結構的層(3’、3”…)重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于檢測細菌和/或病毒的比色傳感器。
背景技術
已知用于檢測細菌污染劑例如埃希氏大腸桿菌的比色傳感器。
用于檢測細菌例如埃希氏大腸桿菌的比色傳感器的實例描述于G.M.Paternò、L.Moscardi、S.Donini、D.Ariodanti、I.Kriegel、M.Zani、E.Parisini、F.Scotognella、G.Laznani,“Hybrid One-Dimensional Plasmonic Photonic Crystals for OpticalDetection of Bacteria Contaminants”,J.Phys.Chem.Lett.2019,10,4980-4986。這樣的傳感器包含銀層(等離激元金屬)和一維光子晶體。銀特征是對埃希氏大腸桿菌的生物響應性,當與后者接觸時,這改變光子響應。換句話說,如果檢測到細菌的存在,例如通過使受試者的分泌物與銀層接觸,察覺到傳感器顏色改變。
然而,為了檢測其它污染劑或病毒(通常具有比細菌的尺寸小得多的尺寸),需要更大敏感性的傳感器。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具有改進敏感性的比色傳感器,其能夠精確地檢測細菌還有病毒例如COVID-19病毒。
根據權利要求1的用于檢測細菌和/或病毒的比色傳感器和根據權利要求18的用于檢測細菌和/或病毒的比色傳感器滿足這個目的和其它目的。
從屬權利要求限定了本發明的可能有利的實施方案。
附圖說明
為了更好地理解本發明并了解其優勢,以下將參考附圖描述本發明的一些示例的非限制性實施方案,其中:
圖1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可能實施方案的比色傳感器的橫截面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第二可能實施方案的比色傳感器的橫截面示意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第三可能實施方案的比色傳感器的橫截面示意圖;
圖4是根據本發明第四可能實施方案的比色傳感器的橫截面示意圖;
圖5是根據本發明第五可能實施方案的比色傳感器的橫截面示意圖;
圖6是根據本發明第六可能實施方案的比色傳感器的橫截面示意圖;
圖7是一維光子晶體的橫截面示意圖;
圖8a-8c是包含根據本發明的可能實施方案的比色傳感器的試劑盒在不同使用條件下的透視圖;
圖9a-9c是包含根據本發明另外的可能實施方案的比色傳感器的試劑盒在不同使用條件下的透視圖;
圖10a-10c是包含根據本發明另外的可能實施方案的比色傳感器的試劑盒在不同使用條件下的透視圖;
圖11-14是根據本發明另外的可能實施方案的比色傳感器的橫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DG集團股份公司,未經DG集團股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7496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風噪抑制方法、裝置、音頻設備及系統
- 下一篇:一種便于裝卸的球形接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