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時間同步裝置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74816.0 | 申請日: | 2021-04-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9888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31 |
| 發明(設計)人: | 王燊;石吉鋒;王衛;單長勝;姬濤;任志國;胡弘;李曉昂;李鋒;楊帆;劉麟;陳書磊;韋曉輝;李濤;王興龍;李洪;劉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32039部隊 |
| 主分類號: | H04J3/06 | 分類號: | H04J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安衛靜 |
| 地址: | 102300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時間 同步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時間同步裝置及方法,涉及通信的技術領域,包括:目標服務器和客戶端;其中,目標服務器上安裝有基于國產Linux系統的第一時間同步軟件模塊,第一時間同步軟件模塊包含時統卡和第一內核驅動,客戶端上安裝有基于國產Linux系統的第二時間同步軟件模塊,第二時間同步軟件模塊包含第二內核驅動;時統卡用于從目標B碼終端獲取時間基準信號,并將時間基準信號發送至第一內核驅動;第一內核驅動用于基于時間基準信號對目標服務器進行校時;第二內核驅動用于基于校時后的時間信息對客戶端進行網絡校時。本發明基于國產Linux系統設置的時間同步裝置可以使目標服務器與客戶端的時間保持同步,且保證了信息安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時間同步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時間同步方法只能依托進口設備進行工作,因此無法保障信息安全問題。此外,經調研,目前市場上并未發現國產化的相關產品用于提供時間同步功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時間同步裝置及方法,以緩解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時間同步功能受進口設備限制,無法保障信息安全的技術問題。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時間同步裝置,其中,包括:通過目標網絡連接的目標服務器和客戶端;其中,所述目標服務器上安裝有基于國產Linux系統的第一時間同步軟件模塊,所述第一時間同步軟件模塊包含時統卡和第一內核驅動,所述客戶端上安裝有基于國產Linux系統的第二時間同步軟件模塊,所述第二時間同步軟件模塊包含第二內核驅動;所述時統卡用于從目標B碼終端獲取時間基準信號,并將所述時間基準信號發送至所述第一內核驅動;所述第一內核驅動用于基于所述時間基準信號對所述目標服務器進行校時,并將所述目標服務器校時后的時間信息發送至所述第二內核驅動;所述第二內核驅動用于基于所述校時后的時間信息對所述客戶端進行網絡校時。
進一步的,所述時統卡還用于產生中斷脈沖信號,并將所述中斷脈沖信號發送至所述第一內核驅動;所述第一內核驅動還用于捕獲與所述中斷脈沖信號對應的中斷事件。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時間同步軟件模塊還包括:均與所述第一內核驅動相連的第一后臺控制單元和第一圖形化管理單元;所述第二時間同步軟件模塊還包括:均與所述第二內核驅動相連的第二后臺控制單元和第二圖形化管理單元。
進一步的,所述目標服務器為主服務器和備服務器中的任一服務器。
進一步的,所述目標網絡包括Ethernet網絡。
第二方面,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時間同步方法,其中,應用于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時間同步裝置中的第一時間同步軟件模塊,包括:接收時統卡從目標B碼終端獲取的時間基準信號;基于所述時間基準信號對所述目標服務器進行校時,并將所述目標服務器校時后的時間信息發送至第二內核驅動,以使所述第二內核驅動基于所述校時后的時間信息對所述客戶端進行網絡校時。
進一步的,所述方法還包括:接收用戶輸入的啟停控制指令;基于所述啟停控制指令對所述第一時間同步軟件模塊進行啟停控制。
進一步的,所述方法還包括:顯示所述目標服務器校時前的待同步時間信息和所述校時后的時間信息。
第三方面,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電子設備,包括存儲器、處理器,所述存儲器中存儲有可在所述處理器上運行的計算機程序,其中,所述處理器執行所述計算機程序時實現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具有處理器可執行的非易失的程序代碼的計算機可讀介質,其中,所述程序代碼使所述處理器執行第一方面所述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32039部隊,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32039部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7481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PIP智能化再生方法
- 下一篇:監督指標配置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和介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