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環保型采空區注漿用輔助固定裝置及其操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72986.5 | 申請日: | 2021-04-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6230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30 |
| 發明(設計)人: | 張立合;張建國;梁淇瑜;桑梓翔;于孝宇;李賽;李蘭心;孟清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州中國礦大巖土工程新技術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F15/06 | 分類號: | E21F15/06;E02D3/12;E02D1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張言聰 |
| 地址: | 221000 江蘇省徐州市泉***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環保 采空區 注漿用 輔助 固定 裝置 及其 操作方法 | ||
1.一種環保型采空區注漿用輔助固定裝置,包括攪拌罐(1)和輸送罐(2),所述輸送罐(2)固定連接在攪拌罐(1)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罐(1)的外壁固定連接有固定塊(101),所述固定塊(101)上轉動連接有轉動盤(102),所述轉動盤(102)內螺紋連接有注漿管(4);所述注漿管(4)內設置有內管(405),所述注漿管(4)內連接有相互配合的輔助部件和氣筒組件(8),所述注漿管(4)的外壁連接有氣囊(403),所述氣囊(403)與氣筒組件(8)相連通;所述注漿管(4)內還滑動連接有銷釘(502),所述輸送罐(2)內連接有圓管(302),所述圓管(302)的外壁一體成型設置有方管(3),所述注漿管(4)滑動連接在方管(3)遠離圓管(302)的一端,所述注漿管(4)上設有與方管(3)相配合的凹孔(407);
所述氣筒組件(8)包括壓板(801)、筒體(802)、活塞(804)和連桿(803),所述連桿(803)固定連接在壓板(801)與活塞(804)之間,所述活塞(804)滑動連接在筒體(802)內,所述連桿(803)的外壁還套接有彈簧(805),所述彈簧(805)連接在壓板(801)與筒體(802)的頂部外壁之間,所述筒體(802)的外壁還連接有第一單向閥(806),所述筒體(802)與氣囊(403)相連通,且連通處設有第二單向閥;
所述輔助部件主要包括轉動板(601)和限位塊(602),所述內管(405)內設有凹槽(6),所述轉動板(601)轉動連接在凹槽(6)內,所述轉動板(601)與壓板(801)的外壁相抵,所述限位塊(602)連接在內管(405)的外壁,且置于轉動板(601)的底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環保型采空區注漿用輔助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罐(1)的底部設有通槽(106),所述輸送罐(2)的外壁連接有步進電機(201),所述步進電機(201)的輸出端連接有輸出軸(202),所述輸出軸(202)連接在方管(3)和圓管(302)內,且所述輸出軸(202)的外壁連接有螺旋片(203),所述圓管(302)和方管(3)內均設有與螺旋片(203)相配合的填塊(204),所述攪拌罐(1)的底部與圓管(302)之間設有與通槽(106)相對應的擋板(301)。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環保型采空區注漿用輔助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漿管(4)的內壁固定連接有環形塊(5),所述環形塊(5)的外壁固定連接有支撐塊(501),所述支撐塊(501)和環形塊(5)上均設有連接槽,所述銷釘(502)滑動連接在連接槽內,且所述氣囊(403)通過連接管(504)與連接槽相連通,所述銷釘(502)與連接槽的內壁之間還設有彈性件(503),且所述氣囊(403)上還設有泄氣閥,所述內管(405)與環形塊(5)之間連接有支撐管(406)。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環保型采空區注漿用輔助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部件的結構替換為,主要包括擋片(7)、轉動軸(701)、轉動片(702)和凸輪(703),所述轉動軸(701)轉動連接在注漿管(4)內,且貫穿內管(405),所述凸輪(703)和轉動片(702)均固定連接在轉動軸(701)的外壁,所述擋片(7)固定連接在內管(405)的內壁,所述凸輪(703)置于內管(405)與注漿管(4)之間,所述凸輪(703)與壓板(801)相抵。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環保型采空區注漿用輔助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漿管(4)的外壁固定連接有環形板(401),所述環形板(401)的頂部外壁固定連接有長桿(402),所述攪拌罐(1)的外壁連接有滑道(104),所述長桿(402)滑動連接在滑道(104)內,所述注漿管(4)的頂部連接有球體(404),所述球體(404)與注漿管(4)相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州中國礦大巖土工程新技術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徐州中國礦大巖土工程新技術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72986.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