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功能的污水沉淀池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72611.9 | 申請日: | 2021-04-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1891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21 |
| 發明(設計)人: | 方奕豪;劉志青;劉汶竹;龍思瑞;王稙鑫;李婷婷;蔡惠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D21/06 | 分類號: | B01D21/06;B01D21/20;B01D21/24;C02F3/28;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張海兵 |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功能 污水 沉淀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種多功能的污水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筒(1),所述沉淀筒(1)的上端具有開口(12);
蓋板(4),所述蓋板(4)沿高度方向滑動設置在沉淀筒(1)內,所述蓋板(4)和沉淀筒(1)內部之間形成有沉淀腔(11);
排污口(15),所述排污口(15)設置在沉淀筒(1)的底部且與沉淀腔(11)相連通,所述排污口(15)內同軸轉動設置有第一轉軸(2),所述排污口(15)的下端固連有排污管(3);
排氣管(5),所述排氣管(5)的一端固連在蓋板(4)上且與沉淀腔(11)相連通,所述排氣管(5)的另一端與儲氣設備相連,所述排氣管(5)上設有第三單向閥(51);
進水管(13)和出水管(14),所述進水管(13)和出水管(14)均固連在沉淀筒(1)的側壁上,所述進水管(13)和出水管(14)均與沉淀腔(11)相連通,所述進水管(13)上設有第一單向閥(131),所述出水管(14)上設有第二單向閥(141);
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設置在蓋板(4)上,所述驅動機構能夠利用蓋板(4)的上下滑動帶動第一轉軸(2)轉動;
刮泥機構,所述刮泥機構設置在第一轉軸(2)上,當第一轉軸(2)轉動時,所述刮泥機構能夠將沉淀腔(11)底部的污泥刮至排污口(15)內;
啟閉機構,所述啟閉機構設置在排污口(15)內,當第一轉軸(2)轉動時,所述啟閉機構能夠啟閉排污口(1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的污水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筒(1)的頂部通過兩個固定桿(241)同軸固設有轉動軸承,所述固定桿(241)上豎直開設有穿孔(242),所述穿孔(242)內插設有導向桿(6),所述導向桿(6)的下端延伸至固定桿(241)的下方且端部固連在蓋板(4)上,所述導向桿(6)的上端延伸至固定桿(241)的上方且端部固設有限位板(61)。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多功能的污水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包括:
圓柱(23),所述圓柱(23)的上端同軸固連在轉動軸承上,所述圓柱(23)的下端延伸至沉淀腔(11)內且端部與第一轉軸(2)的上端同軸固連;
連動結構,所述蓋板(4)和圓柱(23)通過連動結構連接在一起,當蓋板(4)上下滑動時,所述連動結構能夠帶動圓柱(23)轉動。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多功能的污水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連動結構包括:
第一圓管(41),所述第一圓管(41)同軸固設在蓋板(4)上,所述第一圓管(41)的下端貫穿蓋板(4)的下側面,所述第一圓管(41)的上端邊沿沿周向開設有若干個第一鋸齒缺口(411),所述圓柱(23)的上端穿過第一圓管(41);
第二圓管(42),所述第二圓管(42)通過連接桿(422)同軸固設在蓋板(4)的上方,所述第二圓管(42)位于第一圓管(41)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圓管(42)的下端邊沿沿周向開設有若干個第二鋸齒缺口(421),若干個所述第二鋸齒缺口(421)和若干個第一鋸齒缺口(411)交錯設置形成一個閉合的折型通道,所述折型通道呈若干個首尾相連的M型,所述圓柱(23)的上端穿過第二圓管(42);
卡柱(231),所述卡柱(231)水平固設在圓柱(23)上,所述卡柱(231)的外端穿出折型通道延伸至第一圓管(41)外。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多功能的污水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筒(1)的底部呈下凸的錐形,所述刮泥機構包括若干個刮板(24),若干個所述刮板(24)沿周向固設在第一轉軸(2)上,所述刮板(24 )的下側邊靠近沉淀腔(11)的底部。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多功能的污水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4)呈向上凸起的錐形,所述蓋板(4)的外側邊沿設有橡膠圈(43),所述橡膠圈(43)與沉淀腔(11)的側壁相接觸。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多功能的污水沉淀池,其特征在于,若干個所述刮板(24)均呈弧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海洋大學,未經浙江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72611.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市場法資產評估系統及方法
- 下一篇:一種船舶價值評估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