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冷鮮肥料及其生產工藝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370708.6 | 申請日: | 2021-04-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8758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9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秉政;劉衛(wèi)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禾之源現代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G5/12 | 分類號: | C05G5/12;C05G3/00;C05G3/80;A01G22/05;A01G22/25;A01G22/15;A01G22/00;A01G1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6034 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qū)***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肥料 及其 生產工藝 | ||
本發(fā)明屬于化肥生產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冷鮮肥料,其按照如下工藝制備而得:取黃腐酸鉀、磷酸一銨、尿素、硼砂,五水硫酸銅,鉬酸銨,七水硫酸亞鐵、七水硫酸鋅,混合均勻得到混合物,投入低溫造粒機中,噴涂上水解液,經過造粒、分級篩、包裝后得到冷鮮肥料。本發(fā)明環(huán)保無污染,肥效全面,適合多種植物使用。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化肥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冷鮮肥料及其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肥料制造業(yè)已經有百余年的歷史,進入二十一世紀后,隨著農業(yè)現代化生產的發(fā)展,人們盼望著肥料領域能夠出現具有多能肥料,能夠適合多種作物需求,改良土壤提高農作物的產量的質量,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或者改善勞動條件,保護自然環(huán)境,使人們吃上對身體健康有利的,無公害的農產品。
目前,隨著現代農業(yè)科學的發(fā)展,國內外復混肥料的發(fā)展在化肥工業(yè)中占主導地位,在化肥工業(yè)發(fā)達國家,復混肥料的使用已經占化肥總用量的70-80%。復混肥料主要是將含氮、磷、鉀的基礎肥料,如尿素、磷銨、氯化鉀等經混合后,在造粒機內,在一定的溫度和液相量下,依靠自身的粘合力或加入適量粘結劑,經擠壓、粘結、團聚成球,再經干燥、冷卻、篩分后的合格產品。除了以磷酸、磷肥等為基質的復合肥外,還有以尿素為基質與其它磷、鉀肥混合造粒的復混肥。現有技術的復混肥大多只是針對一種作物或者少數幾種作物,其肥效難以滿足多種不同作物的生長需求。
國內復混肥生產領域中主要的肥料生產技術有團粒法、料漿法、熔體造粒這三種。其中團粒法和料漿法在生產過程除原料的配置以外還有造粒、干燥、冷卻、篩分、破碎、返料、尾氣的干法和濕法處理等幾個過程,然后才能進入產品包裝過程,相應工藝流程長,投資占地大,生產過程能耗高,并對環(huán)境造成不利影響。對于熔體造粒,由于生產過程有原料的計量和混合,原料的加熱熔融、塔式(回轉鋼帶)造粒、冷卻過程,相應投資占地大,生產過程能耗增加。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是針對現有技術肥料生產技術的缺陷,提出的一種冷鮮肥料及其生產工藝;該肥料肥效全面,適合多種不同的作物需求;生產過程無需干燥、能耗低;生產過程無廢水廢渣排放,不用烘干,無需尾氣處理,屬于節(jié)能環(huán)保的新型生產工藝。
本發(fā)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冷鮮肥料,其按照如下工藝制備而得:
取黃腐酸鉀、磷酸一銨、尿素、硼砂,五水硫酸銅,鉬酸銨,七水硫酸亞鐵、七水硫酸鋅,混合均勻得到混合物,投入低溫造粒機中,噴涂上水解液,經過造粒、分級篩、包裝后得到冷鮮肥料。
進一步地,所述冷鮮肥料按照如下工藝制備而得:
稱取295公斤黃腐酸鉀、341公斤粉狀磷酸一銨、242公斤尿素、46公斤硼砂、20公斤五水硫酸銅、9公斤鉬酸銨、25.5公斤七水硫酸亞鐵以及25.5公斤七水硫酸鋅,混合均勻得到混合物,投入低溫造粒機中,噴涂上占混合物質量5-10%的水解液,經過造粒、分級篩、包裝后得到冷鮮肥料;所述造粒溫度低于60℃。
進一步地,所述水解液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酒糟烘干至水分含量小于10wt%,然后添加10-15倍重量的水,置于高速剪切機中剪切,得到酒糟懸液,往酒糟懸液中添加相同體積的鹽酸溶液,再添加占酒糟懸液1-2%重量份的白云石粉,混勻,90℃水解6h,然后過濾,收集濾液,即得水解液。
優(yōu)選地,所述鹽酸溶液的濃度為2-3mol/L。
優(yōu)選地,所述高速剪切機的剪切速度為5000-6000rpm,剪切時間為120-150s。
優(yōu)選地,所述白云石粉的粒徑大于50目。
本發(fā)明還要求保護上述的冷鮮肥料的生產工藝及其在植物增產中的應用。
優(yōu)選地,所述植物為農作物、中草藥、經濟林木。
更優(yōu)選地,所述植物為辣椒、菜心以及馬鈴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禾之源現代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未經山東禾之源現代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7070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