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藝術設計特征融合的3D畫智能繪圖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70286.2 | 申請日: | 2021-04-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9392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6 |
| 發明(設計)人: | 劉華柏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6F3/0354 | 分類號: | G06F3/0354;G06F3/0346;G06F3/041;G06T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控智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19 | 代理人: | 馬肅;林淡如 |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株洲市云龍示***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藝術設計 特征 融合 智能 繪圖 設備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藝術設計特征融合的3D畫智能繪圖設備,智能繪圖設備包括檢測裝置、感應裝置、調整裝置、工具裝置、觸發裝置、處理裝置和處理器,檢測裝置對操作者的手部或者觸摸筆的滑動軌跡進行檢測;感應裝置對作用在接觸屏上的感應力進行感測;調整裝置對感應裝置和檢測裝置的觸發模式進行調整;觸發裝置對操作者的姿勢或者動作進行檢測;工具裝置對基于操作者的輸入的需求進行預估;處理裝置對檢測裝置、感應裝置和觸發裝置的數據進行處理。本發明通過采用處理裝置與檢測裝置和感應裝置進行配合使用,有效提升對操作者的繪畫過程的智能的輔助,同時,也能增加對操作者與設備的交互,實現整個設備使用的便利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繪圖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藝術設計特征融合的3D畫智能繪圖設備。
背景技術
畫板是指素描、繪畫時常用來墊畫紙的平板,常放在畫架上,也有放膝蓋上畫的。在畫架上固定畫板,有的用夾子,也有用膠帶的,畫板大小隨使用者要求而定,多為木制,手感輕盈,光滑,美術用品店均有售,亦也可自制。采風,原來是指對民情風俗的采集,或者地方民歌民謠的搜集。但繪畫領域中,采風是指來到野外或者外地,對民間風光完成速寫、素描等繪畫的過程。
如CN106274258B現有技術公開了一種一種采風專用繪畫設備,畫者在采風過程中,一般也需要使用畫板完成繪畫。但有時在野外難以撘制畫架,故畫者只能靠一只手端著畫板,另一只手完成繪畫。但這樣顯得極其不便,加大了畫者的作畫難度和辛苦程度。
經過大量檢索發現存在的現有技術如KR101654964B1、EP2482167B1和US08721429B1,根據無線連接裝置接收到的計算機發出的信息,進過轉換器轉化后,由控制器控制第一電動伸縮桿、第二電動伸縮桿和電機進行配合工作,從而對圖像進行繪制,縮短了繪圖的時間,便于使用者的使用和操作,但現有的固定起來不方便,在改變黑板繪圖區域時移動困難,浪費教學時間。
為了解決本領域普遍存在繪圖感應不佳、操作復雜、數據傳輸交互性能差、無法動態調整等等問題,作出了本發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目前繪圖設備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種藝術設計特征融合的3D畫智能繪圖設備。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藝術設計特征融合的3D畫智能繪圖設備,智能繪圖設備包括檢測裝置、感應裝置、調整裝置、工具裝置、觸發裝置、處理裝置和處理器,所述檢測裝置對操作者的手部或者觸摸筆的滑動軌跡進行檢測;所述感應裝置對作用在接觸屏上的感應力進行感測;所述調整裝置對所述感應裝置和所述檢測裝置的觸發模式進行調整;所述觸發裝置對所述操作者的姿勢或者動作進行檢測;所述工具裝置對基于所述操作者的輸入的需求進行預估;所述處理裝置對所述檢測裝置、所述感應裝置和所述觸發裝置的數據進行處理。
可選的,所述檢測裝置包括檢測機構和轉向機構,所述檢測機構對作用在其上的位置進行數據的采集;所述轉向機構所述檢測機構的角度進行調整;所述檢測機構包括檢測板、檢測腔、采樣筆和若干個檢測條,所述檢測板設置在所述檢測腔中;且所述檢測腔與所述檢測板適配;各個所述檢測條設置在所述檢測腔的內壁并對作用在所述檢測板上的位置或者動作進行檢測。
可選的,各個檢測條采集作用在所述檢測板上的位置D(xi,yi),并基于該位置的動作幅度進行檢測,獲取手部或者采樣筆的振動的幅度,設檢測點A和觸發位置B之間距離進行求值,
其中,若要檢測A與B之間的距離,獲得兩者之間的衰減比例并通過兩者之間的振幅的就能夠得出作用在所述檢測屏上的力度;
其中,為x與y之間的向量積,δ為x與y之間的理論標準差系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未經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7028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