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二萜類化合物在制備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抑制劑中的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70127.2 | 申請日: | 2021-04-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8456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4 |
| 發明(設計)人: | 于航飛;應優敏;占扎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31/047 | 分類號: | A61K31/047;A61K36/47;A61P1/1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黃美娟;李世玉 |
| 地址: | 310014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二萜類 化合物 制備 葡萄 糖醛酸 活性 抑制劑 中的 應用 | ||
1.一種式1所示二萜類化合物在制備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抑制劑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劑為治療伊立替康或非甾體類抗炎藥引起的藥源性腹瀉的藥物;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萜類化合物按如下步驟制備:
(1)取鐵海棠整株粉碎,用有機溶劑室溫浸提,提取液減壓濃縮至干,得到粗提物浸膏;
(2)將粗提物浸膏用氯仿溶解后,用水進行反向萃取,收集有機相減壓濃縮至干,得到萃取物浸膏;
(3)將步驟(2)萃取物浸膏先后進行硅膠柱層析、MCI CHP20P柱層析、ODS C-18柱層析、硅膠柱層析,分段收集洗脫部位,洗脫部位通過用薄層色譜法檢測,合并Rf值為0.4-0.6的洗脫部位,減壓濃縮,得到式1所示化合物。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有機溶劑為95%乙醇、甲醇或丙酮;所述有機溶劑體積用量以鐵海棠粉末重量計為2~10mL/g;所述浸提至少進行3次,每次提取時間為5~7天。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氯仿體積用量以步驟(1)粗提物浸膏重量計為2-5mL/g;所述氯仿與水的體積比為1:1-4;萃取3-5次。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步驟(3)方法為:1)氯仿提取物用二氯甲烷溶解,進行開放硅膠柱層析,分別以體積比為20:1、15:1、10:1、7:1、5:1、4:1、3:1、2:1、1: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溶劑為洗脫劑進行梯度洗脫,每一梯度洗脫2~5個柱體積,流速自然;收集體積比1: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的洗脫部位,濃縮至干,獲得濃縮物;
2)將步驟1)濃縮物加入甲醇溶解后進行MCI CHP20P柱層析,依次以體積比為60:40、65:35、70:30、75:25、80:20、85:15、90:10的甲醇/水混合溶劑為洗脫劑進行梯度洗脫,每一梯度洗脫5~10個柱體積,流速10-20mL/min;分別收集體積比70:30、75:25洗脫劑對應的洗脫部位,合并;減壓濃縮至干,得濃縮物;
3)步驟2)濃縮物加入甲醇溶解后進行ODS C-18柱層析,依次以體積比為65:35、70:30、75:25、80:20、85:15、90:10的甲醇/水混合溶劑為洗脫劑進行梯度洗脫,每一梯度洗脫2~3個柱體積,流速10-20mL/min;收集體積比85:15洗脫劑對應的洗脫部位,減壓濃縮至干,得濃縮物;
4)將步驟3)加入氯仿溶解后再進行硅膠柱層析,以體積比為50:1氯仿/甲醇混合溶劑為洗脫劑進行等度洗脫4個柱體積,流速10-20mL/min,收集洗脫部位;用收集的洗脫部位點樣,采用硅膠GF254薄層板,以氯仿/甲醇體積比為25:1的混合溶液為展開劑,展開結束后經10%硫酸-乙醇顯色,合并Rf值為0.4-0.6的洗脫部位并濃縮至干,得到黃色油狀化合物1。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萜類化合物抑制濃度為0.1-500μM。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β-葡萄糖醛酸苷酶源自腸道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大學,未經浙江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70127.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分數階微積分的智慧法庭監控人臉識別系統及方法
- 下一篇:高速復合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