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廢氣溫度傳感器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69860.2 | 申請日: | 2017-11-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2502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6 |
| 發明(設計)人: | 湯姆·克里斯坦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丹佛斯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K7/18 | 分類號: | G01K7/18;G01K7/16;G01K1/08;G01K1/12;G01K13/024;G01K7/02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張成新 |
| 地址: | 丹麥諾堡市諾***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廢氣 溫度傳感器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廢氣溫度傳感器裝置,第一導線(11a)彎曲以鄰近溫度傳感器(7)設置,并且第二導線(11b)彎曲以鄰近溫度傳感器(7)設置。第一導體(6a)電連接到鄰近溫度傳感器(7)設置的第一導線(11a),并且第二導體(6b)電連接到鄰近溫度傳感器(7)設置的導線(11b)。整個溫度傳感器(7)在第一管狀段(9a)的內部。
本申請是申請號為201711067262.X,發明名稱為“管狀導線屏蔽件,廢氣溫度傳感器裝置和用于組裝廢氣溫度傳感器裝置的方法”,申請日為2017年11月2日的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廢氣溫度傳感器裝置的管狀導線屏蔽件,所述管狀導線屏蔽件包括第一屏蔽管,所述第一屏蔽管包括用于容納一根或多根導線的和/或用于容納一個或多個溫度測量傳感器的一個或多個貫通通道,所述管狀導線屏蔽件還包括徑向圍繞第一屏蔽管的第二屏蔽管。
此外,本發明涉及廢氣溫度傳感器裝置。
此外,本發明涉及廢氣溫度傳感器裝置,所述傳感器裝置包括一個或多個溫度測量傳感器,連接電纜,布置成使得一個或多個溫度測量傳感器與連接電纜電連接的導線裝置,導線裝置包括作為連接電纜的導體的一對或多對導線和一個或多個管狀導線屏蔽件,優選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或多個管狀導線屏蔽件,每個管狀導線屏蔽件通過提供容納所述至少一根導線的貫通通道徑向包圍所述導線裝置的至少一根導線。
此外,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組裝廢氣溫度傳感器裝置的方法,該廢氣溫度傳感器裝置包括徑向地圍繞導線裝置的一根或多根導線的管狀導線屏蔽件,所述導線裝置包括一對或多對導體,所述一對或多對導體使得廢氣溫度傳感器裝置的連接電纜與溫度測量傳感器電連接。
背景技術
WO 2014/125078 A1教導了一種熱電高溫傳感器。熱電高溫傳感器包括熱電偶和屏蔽熱電偶導線的護套。此外,所述文獻公開了將一對熱電偶導線連接到護套外部的熱電高溫傳感器的連接電纜的兩個焊接點。此外,護套包括具有不同外徑的兩個段。
US 2012/0039362 A1公開了一種溫度傳感器單元。兩個溫度傳感器各自通過兩根導線連接到電纜連接的導體。到電纜的四個連接中的每一個都建立在管狀導線屏蔽件的內部。溫度傳感器比導體更靠近導線屏蔽的徑向壁。溫度傳感器還布置在它們各自的導線的線性延伸中。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管狀導線屏蔽件,廢氣溫度傳感器裝置以及組裝一種提供良好機械穩定性的廢氣溫度傳感器裝置的方法。
在第一方面,通過在開始說明的管狀導線屏蔽件來解決該目的,其中管狀導線屏蔽件包括設置在第一屏蔽管和第二屏蔽管之間的第一管粘合層,第一管粘合層將第一屏蔽管固定到第二屏蔽管。
這種屏蔽設計可以被稱為“夾心設計”。廢氣溫度傳感器裝置經常受到高溫和強烈的振動。因此,存在溫度傳感器由于機械應力而失效的風險。例如,廢氣溫度傳感器裝置的元件可能會破裂,從而導致溫度傳感器裝置的故障。
通過在相鄰的屏蔽管之間施加粘合劑而在單個單元中形成兩個或更多個屏蔽管提供了良好的穩定性。在發生振動的情況下,在管狀導線屏蔽件失效之前,振動將需要破壞管狀導線屏蔽件的三層或更多層,因此需要破壞至少第一屏蔽管,第二屏蔽管和將第一屏蔽管固定到第二屏蔽管的第一管粘合層。
本發明的管粘合層可以是管狀。在實施例中,管粘合層可以完全填充兩個屏蔽管之間的空間,其中一個屏蔽管徑向圍繞另一個。然而,在一些實施例中,管粘合層可以例如由在所述空間中彼此分離設置的并且將屏蔽管彼此相鄰地固定的一個或多個粘合點形成。在一些實施例中,管粘合層是網狀結構。因此,應該清楚的是,管粘合層僅優選的是在相鄰的屏蔽管之間的封閉和/或管狀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丹佛斯有限公司,未經丹佛斯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986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