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奇異譜變換的惡意軟件檢測方法在審
申請號: | 202110369300.7 | 申請日: | 2021-04-06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6513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2 |
發明(設計)人: | 康顯桂;何月旺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大學 |
主分類號: | G06F21/56 | 分類號: | G06F21/56;G06F17/16;G06K9/62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麗明 |
地址: | 510275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奇異 變換 惡意 軟件 檢測 方法 | ||
本發明提出一種基于奇異譜變換的惡意軟件檢測方法,解決了現有惡意軟件檢測方法易誤檢、實時效率低的問題,首先由惡意軟件獲得時序惡意信號,然后對惡意信號進行重采樣以構建惡意軟件時序譜,從而保證獲取到最合適的惡意軟件譜長度,便于有效分析和分類惡意軟件,進一步保證后續的檢測準確率,且避免誤檢,基于惡意軟件時序譜進行奇異譜變換,使用軌跡矩陣和測試矩陣的左奇異向量計算變化點得分,得到惡意軟件奇異譜;最后對惡意軟件奇異譜的參數進行優化,利用機器學習分類算法對惡意軟件奇異譜進行檢測,無需逆向工程,也無需對惡意軟件進行動態調試,支持跨平臺惡意軟件檢測,避免了可視化圖形的復雜計算,提高了實時檢測的運算速度和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信息安全的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基于奇異譜變換的惡意軟件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自動化工具如多態和變形引擎、通用封裝程序和遺傳編程的快速發展,許多變種惡意軟件逐漸出現,而由于惡意軟件的興起,信息安全遭受著越來越多的威脅,由于傳統方法的受限,面對大數據時代的批量惡意軟件檢測乏力,惡意軟件檢測已是不可逾越的一道門檻。
為了有效檢測變種惡意軟件,研究人員提出了計算機視覺的方法,可視化惡意軟件的變種以進行深入的惡意軟件分析,可視化的方法具有不使用逆向工程方法、也不對惡意軟件進行動態調試,并且支持跨平臺惡意軟件檢測等優點。如2020年10月20日,中國發明專利(公開號CN111797395 A)中公開了一種惡意代碼可視化及變種檢測方法,該方法檢測的對象為惡意代碼,過程為:首先獲取待檢測的惡意代碼,然后將惡意代碼轉換為一維時間序列信號,進一步進行奇異譜變換,最后將奇異變換譜輸入至預設惡意代碼分類器進行檢測,能實現可視化地顯示惡意代碼對應的奇異變換譜,提高了惡意代碼的檢測效率和準確率,但進行奇異譜變換后,該方法將奇異變換譜直接輸入分類器進行檢測,容易導致誤檢,若對惡意軟件層面,則實時檢測效率也不高,無法滿足大數據時代,高效率低錯誤率的要求。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惡意軟件檢測方法易誤檢、實時效率低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基于奇異譜變換的惡意軟件檢測方法,檢測準確率高,可以有效避免誤檢,同時也避免了復雜運算,提高了實時檢測的運算速度和效率。
為了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基于奇異譜變換的惡意軟件檢測方法,包括:
S1.獲取惡意軟件,對惡意軟件進行預處理轉換,得到時序惡意信號;
S2.對時序惡意信號進行重采樣,以構建惡意軟件時序譜;
S3.構建惡意軟件奇異譜:基于惡意軟件時序譜進行奇異譜變換,構建軌跡矩陣和測試矩陣,使用軌跡矩陣和測試矩陣的左奇異向量計算變化點得分,得到惡意軟件奇異譜;
S4.對惡意軟件奇異譜的參數進行優化;
S5.將惡意軟件奇異譜作為惡意軟件的特征向量,利用機器學習分類算法對惡意軟件奇異譜進行檢測。
優選地,步驟S1所述對惡意軟件進行預處理轉換的過程為:
將惡意軟件二進制以8bit為整數,轉換為時序惡意信號,每個信號的取值范圍為[0,255],十六進制為0x00到0xFF。
優選地,步驟S2所述對時序惡意信號進行重采樣的方法為快速傅里葉變換法,對時序惡意信號進行重采樣保證獲取到最合適的惡意軟件譜長度,便于有效分析和分類惡意軟件,進一步保證后續的檢測準確率,可以有效避免誤檢。
優選地,重采樣的時序惡意信號為一維向量,設進行重采樣后的時序惡意信號的長度為n,進行重采樣后的惡意信號樣本表示為:
S=(s1,s2,Λ,s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大學,未經中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930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