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高爐軟水密閉循環冷卻壁的檢漏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69266.3 | 申請日: | 2021-04-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8859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9 |
| 發明(設計)人: | 黃彬;曾華鋒;雷電;宋劍;李健;李彩虹;李作風;黃守恒 | 申請(專利權)人: | 攀鋼集團攀枝花鋼釩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B7/10 | 分類號: | C21B7/1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林天福 |
| 地址: | 617000 四川省攀枝花***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高爐 軟水 密閉 循環 冷卻 檢漏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檢漏方法,尤其是公開了一種用于高爐軟水密閉循環冷卻壁的檢漏方法,屬于冶金生產設備維修維護工藝技術領域。提供一種能快速判斷高爐軟水密閉循環冷卻壁是否存在漏水,以及對漏水數量的大小進行判斷的用于高爐軟水密閉循環冷卻壁的檢漏方法。所述的檢漏方法通過測量和統計軟水增補系統中單日向冷卻水管內補充冷卻軟水的次數和單次補充冷卻軟水的數量,然后再與已有統計數據中相應的補水次數和相應的補水數量進行比較,快速確定相應高爐的密閉循環冷卻壁內布置的冷卻水管是否漏水以及漏水的數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檢漏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高爐軟水密閉循環冷卻壁的檢漏方法,屬于冶金生產設備維修維護工藝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高爐爐體壽命是當前國內煉鐵工藝有待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目前,國內高爐的一代爐齡一般低于10年,僅少數高爐可實現10—15年的長壽,與國外15—20年高爐的長壽水平尚有差距。高爐軟水密閉循環冷卻新技術是近些年在國內發展起來的一種爐體冷卻方式,它具有冷卻效果好、節水節能、系統運行穩定、系統無廢水排放的特點,是高爐爐體冷卻發展的趨勢。
隨著高爐煉鐵技術發展,高爐利用系數和冶煉強度不斷提高,爐腹、爐腰和爐身下部的熱負荷上升,爐缸側壁溫度升高等現象頻繁發生,為高爐保持長期穩定順行造成了威脅。某鋼鐵公司高爐冶煉釩鈦磁鐵礦,有入爐品位低(50.5%左右)、渣鐵比高(630~660kg/t.p)等特點,在爐腹、爐腰和爐身下部高熱負荷區域形成的渣皮不穩定,易造成該區域冷卻壁損壞。為解決高強度冶煉與高爐長壽的矛盾,部分高爐在高熱負荷區域使用了銅冷卻壁和軟水密閉循環冷卻技術。
軟水密閉循環冷卻的高爐,冷卻壁結構形式采用4根U型冷卻水管,外部聯管方式為:銅冷卻壁采用耐壓金屬軟管,鑄鐵冷卻壁采用焊接管道連接,下部供水,一串到頂的方式。由于高爐圓周方向分布36塊冷卻壁,每塊冷卻壁有4根冷卻水管,總管數量達到144根,在冷卻壁損壞后檢漏難度大。為避免冷卻壁損壞后大量水進入高爐造成損失甚至事故,需要快速判斷、檢漏冷卻壁破損,以便及時、得當處理,保證高爐安全及正常生產。
傳統的檢漏方式為:1)通過損壞冷卻壁的外部壓板或爐皮焊縫滲水情況或下部風口區域滲水情況判斷大致區域;2)在冷卻壁冷卻水管的排氣閥加裝短節帶浮子的透明水管,觀察出水中是否有氣泡;3)確認冷卻壁排水有氣泡后,停止供水,點煤氣火確認。傳統檢漏方式需要操作和配合人員多(6-7人),作業區域屬煤氣區域,排查范圍廣,耗費時間長,且存在誤判的可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快速判斷高爐軟水密閉循環冷卻壁是否存在漏水,以及對漏水數量的大小進行判斷的用于高爐軟水密閉循環冷卻壁的檢漏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高爐軟水密閉循環冷卻壁的檢漏方法,所述的檢漏方法通過測量和統計軟水增補系統中單日向冷卻水管內補充冷卻軟水的次數和單次補充冷卻軟水的數量,然后再與已有統計數據中相應的補水次數和相應的補水數量進行比較,快速確定相應高爐的密閉循環冷卻壁內布置的冷卻水管是否漏水以及漏水的數量。
進一步的是,根據測量和統計到的軟水增補系統的單日補水次數和單次補水數量,初步確定高爐的密閉循環冷卻壁存在漏水時,先通過觀察高爐風口工作狀況,明亮程度,以及高爐本體外部冷卻壁壓板滲水情況,進一步判斷冷卻壁大概的損壞區域。
上述方案的優選方式是,在進行軟水增補系統的單日補水次數和單次補水數量統計前,先以串為單位在每一串水管的進水端和出水端分別安裝閥門,使單串水管能與總供水管路連通和切斷,并對每串水管對應的各段冷卻壁的管號進行編號排序,使其能逐一對應,以供后序作進一步判斷使用。
進一步的是,在確定冷卻壁大概的損壞區域后,再在操作人員的參與下通過安裝在各串水管的進水端和出水端的安裝閥門的開啟與關閉最終確定具體的漏水路管線。
上述方案的優選方式是,在操作人員參與下確定具體的漏水路管線時是按下述步驟進行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攀鋼集團攀枝花鋼釩有限公司,未經攀鋼集團攀枝花鋼釩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926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