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接觸網的支柱基礎結構及其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69159.0 | 申請日: | 2021-04-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0700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3 |
| 發明(設計)人: | 胡健;沈磊;向福穩;吳亮;孫閶禹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7/42 | 分類號: | E02D27/42;E02D27/12;E02D19/18;E02D5/34;E02D5/62;E02D15/04;E02D5/6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黃景輝;張穎玲 |
| 地址: | 430060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接觸 支柱 基礎 結構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接觸網的支柱基礎結構,包括:支撐部,所述支撐部的上端用于安裝所述接觸網的支柱;樁基礎部,所述樁基礎部的上端連接在所述支撐部的下端;以及止水帷幕,與位于所述支撐部連接下方,并圍設所述樁基礎部。同時還提供一種接觸網的支柱基礎結構的施工方法。本申請的一種接觸網的支柱基礎結構及其施工方法,開挖深度較淺,開挖面積較小,提高了鐵路接觸網的支柱基礎結構的豎向承載能力和抗傾覆能力,降低了施工接觸網支柱基礎結構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尤其降低了對鐵路既有線運營風險與安全風險。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鐵路路基工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接觸網的支柱基礎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高速鐵路接觸網是沿鐵路線上空架設的向電力機車供電的輸電線路。其由接觸懸掛、支持裝置、定位裝置、支柱與支柱基礎幾部分組成。其中,接觸網的支柱基礎作為高速鐵路接觸網的根基,其結構與施工質量直接影響著接觸網電氣化鐵道的運輸能力。接觸網支柱基礎可分為擴展基礎和樁基礎,擴展基礎施工開挖面大,開挖深度淺;樁基礎施工開挖面小,開挖深度深。通常情況下,新建鐵路可以根據不同地質條件,合理選擇支柱基礎。而對于在臨近既有鐵路沿線新建的硬橫跨接觸網結構基礎條件下,采用上述兩種支柱基礎施工均會直接影響既有鐵路路基及電纜溝,可能造成鐵路運行中斷。因此,在不影響既有線運營的條件下施工接觸網的支柱基礎,現有的結構形式及其施工方法均存在較大風險。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申請提出了一種接觸網支柱基礎結構及其施工方法,以降低施工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申請實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種接觸網的支柱基礎結構,包括:
支撐部,所述支撐部的上端用于安裝所述接觸網的支柱;
樁基礎部,所述樁基礎部的上端連接在所述支撐部的下端;以及
止水帷幕,位于所述支撐部下方,并圍設所述樁基礎部。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部包括:
支撐柱,所述支撐柱的上端用于安裝所述支柱;以及
擴展柱,所述擴展柱的上端連接在所述支撐柱的下端,所述擴展柱的橫截面積自所述支撐柱往下逐漸增大,所述樁基礎部的上端連接在所述擴展柱的下端。
進一步地,所述止水帷幕包括:
支撐樁,多個所述支撐樁咬合式或連續式呈環狀圍設所述樁基礎部。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樁的上端連接所述支撐部的下端,所述支撐樁的下端沿逐漸遠離所述樁基礎部的方向延伸。
進一步地,所述樁基礎部包括:
挖孔樁,所述挖孔樁的上端連接所述支撐部的下端;以及
護壁,位于所述止水帷幕內側,圍設所述挖孔樁。
進一步地,所述挖孔樁包括位于上方的直孔段和連接在下方的擴孔段,所述擴孔段的橫截面積大于所述直孔段的橫截面積。
本申請實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接觸網的支柱基礎結構的施工方法,采用上述支柱基礎結構,包括:
開挖土體至預設第一深度,形成第一坑底;
在所述第一坑底施工支撐樁孔,多個所述支撐樁孔成環狀分布;
向所述支撐樁孔內注漿以形成止水帷幕;
在所述止水帷幕內沿所述第一坑底往下開挖至第二深度,形成第二坑底;
在所述第二深度內放置樁基礎部的鋼筋,注漿以形成所述樁基礎部;
在所述第一深度內放置支撐部的鋼筋,注漿以形成所述支撐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915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銅納米球顆粒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 下一篇:一種艾葉制替煙品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