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軟棗獼猴桃整形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68724.1 | 申請日: | 2021-04-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3999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7 |
| 發明(設計)人: | 程大偉;陳錦永;方金豹;顧紅;李明;郭西智;李蘭;齊秀娟;林苗苗;孫雷明;鐘云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17/00 | 分類號: | A01G17/00;A01G17/06;A01G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達星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趙徐平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鄭州市管***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軟棗 獼猴桃 整形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軟棗獼猴桃整形方法,包括(1)搭建U型架;(2)定植軟棗獼猴桃;(3)培養主干;(4)培養主蔓;(5)培養結果母蔓;(6)再次培養結果母蔓。與軟棗獼猴桃生產中常用的平棚架和低籬架相比,本發明U型架充分利用了空間、地力和光熱資源,不僅可使結果架面提高一倍以上,而且通過整形修剪方法創新,2?3年即可使結果枝蔓布滿架面,理論上可實現產量翻倍,提早1?2年進入豐產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作物種植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軟棗獼猴桃整形方法。
背景技術
獼猴桃是起源于中國的多年生落葉藤本果樹,屬于獼猴桃科(Actinidiaceae)獼猴桃屬(ActinidiaLindl.),共有75個分類單元,包括54個種和21個變種(黃宏文,2013)。生產上的栽培種主要來源于中華獼猴桃原變種(ActinidiachinesisPlanch.var.chinesis)和美味獼猴桃變種(A.chinesisPlanch.var.deliciosaA.Chev.)以及軟棗獼猴桃(A.arguta)(齊秀娟等,2015)。
軟棗獼猴桃是獼猴桃屬中的一個種,果實似棗、較小,肉質比較軟,又名軟棗子,主要分布于我國的華北、東北、西北以及長江流域高海拔地區。軟棗獼猴桃具有果實表面光滑、皮可食用、即采即食等特點,因此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目前,軟棗獼猴桃生產中常用的是棚架和低籬架栽培,畝產僅有500kg左右,產量過低,嚴重影響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因生態環境和氣候土壤條件的限制,截至2018年,國內的軟棗獼猴桃的種植面積約為2800hm2,產量僅有1000噸左右,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因此,如何提高軟棗獼猴桃的產量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軟棗獼猴桃整形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軟棗獼猴桃整形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搭建U型架
按照間距5-7m、行距2-4m設置帶孔的立柱,然后在垂直行向的相鄰立柱的中上部通過焊接或使用夾卡固定橫管,在平行行向的相鄰立柱的頂端通過焊接或使用夾卡固定第一縱管,在相鄰橫管中部通過焊接或使用夾卡固定第二縱管,分別在立柱和第一縱管的交點處以及橫管與相鄰第二縱管的兩個交點處通過焊接固定弓管,分別在立柱的中下部以及立柱兩側的橫管上通過焊接固定帶孔的U框,最后通過立柱和U框的小孔進行層層拉絲,即得U型架;
(2)定植軟棗獼猴桃
采用2m×3m株行距,兩個鄰立柱間定植3株,畝栽112株;
(3)培養主干
定植后,在嫁接口上部選2-4個飽滿芽,并在剪口芽的上方2cm處短截,萌芽后待嫩梢長至15cm時,保留一個生長健壯的新梢并及時引縛至立柱使其向上快速生長,作為以后的主干進行培養;
(4)培養主蔓
當新梢長至高出第一道拉絲20cm時,在第一道拉絲下10cm飽滿芽的上方2cm處摘心,摘心后促使剪口下2-3芽萌發,選擇其中一條健壯向上生長的枝條作為第二層架面的主干,其余新梢沿相反方向水平綁縛,作為第一層的主蔓來培養;
(5)培養結果母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未經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872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打樁及架梁一體機
- 下一篇:一種無菌蜂蜜凝膠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