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誤差船舶航向的控制方法及裝置有效
申請號: | 202110368216.3 | 申請日: | 2021-04-06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8775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01 |
發明(設計)人: | 王曉原;夏媛媛;姜雨函;朱慎超;郝倫;范成葉;高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智慧航海(青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G05D1/02 | 分類號: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華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張永輝 |
地址: | 2662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誤差 船舶 航向 控制 方法 裝置 | ||
本申請實施例涉及一種基于誤差船舶航向的控制方法及裝置,包括:基于預先確定的船舶數學模型確定第一控制量;基于當前時刻的測量值與期望值之間的誤差,確定反饋控制誤差總量;基于所述第一控制量和所述反饋控制誤差總量確定第二控制量;基于所述第二控制量控制所述船舶航向。以此可以大大提高控制的魯棒性和控制精度。
技術領域
本申請實施例涉及基于誤差船舶航向的控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誤差船舶航向的控制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海上交通日益密集,有關如何更好實現船舶航向控制的問題受到越來越多學者的關注。目前對于欠驅動船舶的航向控制,主要分為兩類:第一類,基于數學模型,通過數學模型計算船舶達到期望值所需控制量,比如線性二次型最優控制算法、反步法等;第二類,不依賴于數學模型,通過反饋計算下一時刻的控制量,比如PID控制、模糊控制和神經網絡等。兩類控制算法具有各自的特點:第一類可以通過數學模型預測下一時刻的控制量,但是無法解決外界干擾因素對船舶的影響造成的誤差;第二類,可以通過誤差計算當前時刻的控制量,其中包含外界干擾因素的影響,但是會存在控制相位遲滯問題。
發明內容
鑒于此,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或部分技術問題,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基于誤差船舶航向的控制方法及裝置。
第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基于誤差船舶航向的控制方法。包括:
基于預先確定的船舶數學模型確定第一控制量;
基于當前時刻的測量值與期望值之間的誤差,確定反饋控制誤差總量;
基于所述第一控制量和所述反饋控制誤差總量確定第二控制量;
基于所述第二控制量控制所述船舶航向。
在一些可選的實現中,所述船舶數學模型為兩個自由度的數學模型,所述兩個自由度分別對應對地速度以及艏搖角速度。
在一些可選的實現中,所述船舶數學模型可以根據如下公式確定:
其中,M(x)為慣性矩陣,τFF為第一控制量,σ(x)為阻尼項,xd為船舶航向角的期望值。
在一些可選的實現中,所述基于當前時刻的測量值與期望值之間的誤差,確定反饋控制誤差總量的步驟包括:
基于如下公式確定所述反饋控制誤差總量τFB:
其中,為當前時刻的測量值與期望值之間的誤差,為比例矩陣,為積分矩陣,Kp、Ki為控制器調節參數,r表示艏搖角速度。
在一些可選的實現中,基于所述第二控制量控制所述船舶航向的步驟,包括:
基于非線性PID算法,以及所述第二控制量中的第二對地速度,控制所述船舶的對地速度。
在一些可選的實現中,基于非線性PID算法,以及所述第二控制量中的第二對地速度,控制所述船舶的對地速度包括:
基于如下公式確定PID參數,基于PID參數控制所述船舶的對地速度:
其中,U(t)為第二對地速度,sin[ae(t)]為非線性的誤差,a為設計參數,PID參數中的p為比例信號,PID參數中的i為積分信號,PID參數中的d為微分信號。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基于誤差船舶航向的控制裝置。包括:
確定模塊,用于基于預先確定的船舶數學模型確定第一控制量;
所述確定模塊還用于,基于當前時刻的測量值與期望值之間的誤差,確定反饋控制誤差總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智慧航海(青島)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智慧航海(青島)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821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