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在直擴系統解擴的解調方法及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68166.9 | 申請日: | 2021-04-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4119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23 |
| 發明(設計)人: | 段紅光;苗圃;應俊;鄭建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郵電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B1/707 | 分類號: | H04B1/707;H04B1/7073;H04L1/00;G08C19/00;H04B3/54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恒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陳棟梁 |
| 地址: | 400065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系統 解調 方法 存儲 介質 | ||
1.一種在直擴系統解擴的解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接收端接收到一個比特擴頻碼片的基帶數據,基帶數據采用實部和虛部形成的復數來表示,稱為接收比特基帶數據;在接收端本地生成兩個基帶數據,一個擴頻正序列基帶數據和一個擴頻反序列基帶數據;采用正序列基帶數據和接收比特基帶數據進行相關計算,得到一個正序列相關峰值;采用反序列基帶數據和接收比特基帶數據進行相關計算,得到一個反序列相關峰值;采用正序列相關峰值減去反序列相關峰值,作為接收到比特的軟信息值,依次解析接收的比特基帶數據塊,直到所有的接收比特基帶數據塊解析完成,完成解調;
所述擴頻正序列基帶數據和擴頻反序列基帶數據生成過程具體如下:
步驟一:根據幀突發中的數據塊的長度,該數據塊由全“1”比特組成,然后對該數據塊進行信道編碼,交織,差分,得到差分比特數據塊,對該差分比特數據塊進行擴頻和白化處理,得到碼片白化數據塊;
步驟二:根據接收到比特基帶數據在接收數據塊中的位置,在碼片白化數據塊中取出對應差分比特數據的碼片白化數據;
步驟三:碼片白化數據進行OQPSK偏移四相相移鍵控調制,得到差分比特數據的I/Q基帶數據,然后根據接收比特基帶數據抽樣率,對I/Q基帶數據進行相同倍數升采樣,得到擴頻正序列基帶數據;
步驟四:碼片白化數據進行取反操作,即碼片白化數據中的“1”替換為“0”,“0”替換為“1”,形成碼片白化反數據,對碼片白化反數據進行OQPSK調制,得到碼片對應的I/Q基帶數據,對I/Q基帶數據進行相同倍數升采樣,得到擴頻反序列基帶數據;
當采用電力抄表直擴系統時,解擴流程具體為:
步驟1:在幀突發數據解調過程中,首先根據幀突發的前導和幀起始定界符確定幀突發的幀位置,獲得需要解析的比特基帶數據塊;
步驟2:從接收比特基帶數據塊中取出一個差分比特數據對應的比特基帶數據,比特基帶數據長度由擴頻因子確定,擴頻因子為N,則取N個接收到的比特基帶數據;
步驟3:在本地生成的碼片白化數據塊中,取出一個差分比特數據對應的碼片白化數據,碼片白化數據長度由擴頻因子確定,擴頻因子為N,則取N個碼片白化數據,N個碼片白化數據在碼片白化數據塊位置,和N個接收比特基帶數據在接收比特基帶數據塊中的位置相同;
步驟4:一個差分比特對應碼片白化數據進行OQPSK調制,升采樣形成本地擴頻正序列基帶數據;對碼片白化數據進行取反操作,進行OQPSK調制,升采樣形成本地擴頻反序列基帶數據;
步驟5:采用本地擴頻正序列基帶數據和比特基帶數據進行相關計算,得到一個正序列相關峰值;采用本地擴頻反序列基帶數據和比特基帶數據進行相關計算,得到一個反序列相關峰值,正序列相關峰值減去反序列相關峰值,即得到一個差分比特數據的軟比特信息;
步驟6:依次解析接收的比特基帶數據塊,直到所有的接收比特基帶數據塊解析完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在直擴系統解擴的解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采用本地擴頻正序列基帶數據和比特基帶數據進行相關計算,得到一個正序列相關峰值;正序列相關峰值計算:接收到比特基帶數據和本地正序列基帶數據的共軛相乘,然后進行累加;
采用本地擴頻反序列基帶數據和比特基帶數據進行相關計算,得到一個反序列相關峰值,反序列相關峰值計算:接收到比特基帶數據和本地反序列基帶數據的共軛相乘,然后進行累加。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在直擴系統解擴的解調方法,其特征在于,電力抄表直擴系統接收由四個過程組成,即前導同步搜索過程、SFD盲檢測、PHR解析以及PSDU解析組成。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在直擴系統解擴的解調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FD盲檢測具體為:根據前導確定一個比特的結束位置,開始進行幀起始定界符的搜索過程,在該過程,接收端不知道發送端采用的擴頻因子,所以需要所有可能擴頻因子進行盲解,最終檢測到一個完整的幀起始定界符;該過程確定PHR的開始位置和PHR采用的擴頻因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郵電大學,未經重慶郵電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8166.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