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增加非織造布抗菌負離子功能的SMS復合系統及其工藝有效
申請號: | 202110367893.3 | 申請日: | 2021-04-06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0186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2 |
發明(設計)人: | 張如全;肖仕麗;劉永剛;劉萬里;胡敏;黃菁菁;張明;羅磊;途虎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紡織大學;湖北萬里防護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D04H1/559 | 分類號: | D04H1/559;D04H1/413;D06B1/02;D06B23/20;D06N3/04;D06N3/00;D06M11/80;D06M101/04;D06M101/02;D06M101/26;D06M101/18;D06M101/30 |
代理公司: | 武漢市首臻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劉牧 |
地址: | 430205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增加 織造 抗菌 負離子 功能 sms 復合 系統 及其 工藝 | ||
1.一種增加非織造布抗菌負離子功能的SMS復合系統,包括紡粘一輥(2)、熔噴一輥(3)與紡粘二輥(4),所述紡粘一輥(2)的側圍上纏繞而過有一號紡粘纖網(21),熔噴一輥(3)上纏繞有熔噴纖網(31),紡粘二輥(4)的側圍上纏繞而過有二號紡粘纖網(41),所述二號紡粘纖網(41)、熔噴纖網(31)、一號紡粘纖網(21)由上至下依次疊加為初級布料(1),其特征在于:
所述SMS復合系統還包括紡粘三輥(5)、陽液噴霧器(6)與陰液噴霧器(7),所述紡粘三輥(5)位于紡粘二輥(4)的右上方,二號紡粘纖網(41)上位于紡粘二輥(4)、紡粘三輥(5)之間的部位呈傾斜姿態,該部位的正下方設置有陽液噴霧器(6),該陽液噴霧器(6)的陽霧出口(61)位于陽液噴霧器(6)的頂部,且陽液噴霧器(6)近紡粘三輥(5)設置;
所述初級布料(1)的正上方設置有陰液噴霧器(7),該陰液噴霧器(7)的陰霧出口(71)位于陰液噴霧器(7)的底部;
所述紡粘二輥(4)的中部設置有紡粘轉軸(42),紡粘二輥(4)內圍繞紡粘轉軸(42)的部位開設有紡粘內腔(43),紡粘二輥(4)的側圍上設置有與紡粘內腔(43)相通的撒粉空隙(44);
所述紡粘內腔(43)包括依次相通的上落粉腔(431)、中環軸腔(432)、下落粉腔(433),所述中環軸腔(432)的中部穿經而過有紡粘轉軸(42),上落粉腔(431)的外腔面與紡粘二輥(4)側圍上設置的上撒粉區(45)的內側面相接觸,下落粉腔(433)的外腔面與紡粘二輥(4)側圍上設置的下撒粉區(46)的內側面相接觸,所述上撒粉區(45)上開設有與上落粉腔(431)相通的上子間隙(451),所述下撒粉區(46)上開設有與下落粉腔(433)相通的下子間隙(461),所述上子間隙(451)與下子間隙(461)構成撒粉空隙(44);
所述陽液噴霧器(6)噴出陽水霧,該陽水霧的溶質為陽離子聚電解質;
所述陰液噴霧器(7)噴出陰水霧,該陰水霧的溶質為陰離子聚電解質。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增加非織造布抗菌負離子功能的SMS復合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陽液噴霧器(6)內設置有至少兩個陽液噴管(62),所述陽液噴管(62)的管出口(63)相對于其頂部的二號紡粘纖網(41)呈現為斜向上結構,所有的管出口(63)構成陽霧出口(61)。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增加非織造布抗菌負離子功能的SMS復合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號紡粘纖網(41)上位于紡粘二輥(4)、紡粘三輥(5)之間的部位與紡粘二輥(4)的中軸線、紡粘三輥(5)的中軸線之間分別夾成網輥一角(411)、網輥二角(412),且網輥二角(412)為銳角。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增加非織造布抗菌負離子功能的SMS復合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號紡粘纖網(41)上位于紡粘二輥(4)、紡粘三輥(5)之間的部位的下方設置有接液盒(8),該接液盒(8)的接液口(81)為傾斜開口結構,所述接液口(81)與二號紡粘纖網(41)正對設置;
所述陽液噴霧器(6)位于二號紡粘纖網(41)、接液盒(8)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增加非織造布抗菌負離子功能的SMS復合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液盒(8)包括延伸筒(82)與半球囊(83),所述延伸筒(82)為上寬下窄的圓錐臺結構,延伸筒(82)的頂部為接液口(81),延伸筒(82)的底部與半球囊(83)的頂部相連接,且延伸筒(82)的內腔與半球囊(83)的內腔相通。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增加非織造布抗菌負離子功能的SMS復合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筒(82)的側圍為內凹結構,所述延伸筒(82)的側圍的左端延伸至二號紡粘纖網(41)、紡粘三輥(5)之間,延伸筒(82)的側圍的右端延伸至二號紡粘纖網(41)、紡粘二輥(4)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紡織大學;湖北萬里防護用品有限公司,未經武漢紡織大學;湖北萬里防護用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7893.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