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聚丙烯腈纖維廢絲的回收及再利用方法有效
申請?zhí)枺?/td> | 202110367581.2 | 申請日: | 2021-04-06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7408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2-03 |
發(fā)明(設計)人: | 韓笑笑;郝俊杰;常春報;劉納新;李晉虎;賈東森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鋼科碳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C08J11/08 | 分類號: | C08J11/08;D01F9/22;C08L3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潤律師事務所 11522 | 代理人: | 梁永芳 |
地址: | 030001 ***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聚丙烯 纖維 回收 再利用 方法 | ||
1.一種聚丙烯腈纖維廢絲的回收及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驟:
粉碎處理步驟:對聚丙烯腈纖維廢絲進行粉碎處理,得到粉粹處理后的聚丙烯腈纖維廢絲;所述粉粹處理后的聚丙烯腈纖維廢絲的尺寸小于10mm;
萃取、水洗處理步驟:對所述粉碎處理后的聚丙烯腈纖維廢絲進行萃取處理,以除去聚丙烯腈纖維廢絲上的油劑;對萃取處理后的聚丙烯腈纖維廢絲進行水洗處理;所述萃取處理的步驟在萃取罐中進行;其中,所述萃取罐的頂蓋設置有下壓裝置;其中,進行萃取處理時,將粉碎處理后的聚丙烯腈纖維廢絲置于萃取罐內(nèi),并向萃取罐內(nèi)注入萃取溶劑,且使所述粉粹處理后的聚丙烯腈纖維廢絲浸沒在所述萃取溶劑中;其中,在萃取處理的過程中,通過控制所述下壓裝置重復進行下壓-提拉的動作,以在下壓的動作中,擠壓所述聚丙烯腈纖維廢絲;所述萃取溶劑選用乙醚或丙酮;所述水洗處理的步驟在所述萃取罐中進行;其中,在萃取處理的步驟結(jié)束后,向所述萃取罐內(nèi)注入去離子水對萃取處理后的聚丙烯腈纖維廢絲進行水洗處理;其中,所述萃取罐的下端連接有排放管道;所述粉碎處理后的聚丙烯腈纖維廢絲與萃取溶劑的質(zhì)量比為1:(2-10);
干燥處理步驟:對水洗處理后的聚丙烯腈纖維廢絲進行干燥處理;
紡絲液制備步驟:對干燥處理后的聚丙烯腈纖維廢絲進行溶解處理,得到混合液;對所述混合液進行后處理,得到紡絲液。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腈纖維廢絲的回收及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壓裝置包括:
伸縮機構(gòu),所述伸縮機構(gòu)與所述萃取罐的頂蓋連接;
下壓板,所述下壓板與所述伸縮機構(gòu)的下端連接;
驅(qū)動機構(gòu),所述驅(qū)動機構(gòu)與所述伸縮機構(gòu)連接,用于控制所述伸縮機構(gòu)的伸縮,進而實現(xiàn)對下壓裝置的運動進行驅(qū)動。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聚丙烯腈纖維廢絲的回收及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下壓裝置還包括控制系統(tǒng),所述控制系統(tǒng)與所述驅(qū)動機構(gòu)連接,用于控制驅(qū)動機構(gòu)的運行及驅(qū)動所述伸縮機構(gòu)的伸縮速度。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聚丙烯腈纖維廢絲的回收及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壓板與所述萃取罐的內(nèi)壁形狀適配。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聚丙烯腈纖維廢絲的回收及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壓板與所述萃取罐的內(nèi)壁之間的間隙大于0、小于0.2cm。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腈纖維廢絲的回收及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處理后的聚丙烯腈纖維廢絲與萃取溶劑的質(zhì)量比為1:(3-6)。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腈纖維廢絲的回收及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干燥處理的步驟中:以自然晾干的方式進行干燥處理。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腈纖維廢絲的回收及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干燥處理的步驟中:在60-150℃的溫度下進行干燥處理。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聚丙烯腈纖維廢絲的回收及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干燥處理的步驟中:在90-120℃的溫度下進行干燥處理。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腈纖維廢絲的回收及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對干燥處理后的聚丙烯腈纖維廢絲用溶劑進行溶解處理的步驟中,包括將干燥處理后的聚丙烯腈纖維廢絲溶解在溶劑中的步驟;其中,干燥處理后的聚丙烯腈纖維廢絲與溶劑的質(zhì)量為1:(3.0-6.5)。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聚丙烯腈纖維廢絲的回收及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干燥處理后的聚丙烯腈纖維廢絲與溶劑的質(zhì)量為1:(3.0-4.5)。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聚丙烯腈纖維廢絲的回收及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劑選用二甲基亞砜、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種或幾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鋼科碳材料有限公司,未經(jīng)山西鋼科碳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7581.2/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