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車用電器集中配電盒的線路板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67554.5 | 申請日: | 2021-04-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6834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14 |
| 發明(設計)人: | 劉成;霍云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威職業學院 |
| 主分類號: | H05K5/02 | 分類號: | H05K5/02;F16F1/14 |
| 代理公司: | 西安合創非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48 | 代理人: | 楊蕾 |
| 地址: | 733000 甘肅省***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電 集中 配電 線路板 | ||
本發明涉及汽車電路應用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車用電器集中配電盒的線路板,包括配線盒本體和線路板固定裝置,所述配線盒本體的內部對稱安裝有條形固定塊,兩個所述的條形固定塊之間卡合有安裝件,所述安裝件的兩端對稱設置有溫度感應件,兩個所述的溫度感應件之間設置有溫度傳導裝置,所述溫度傳導裝置固定連接在金屬連接件的一端,通過壓力的作用下,第一活動連桿向外側伸展,同時將第二活動連桿向下壓,當第一活動連桿向下移動連接處角度大于180°的時候在支撐彈簧的作用下第二活動連桿兩端向上運動,同時帶動夾持件向內側移動,將線路板進行固定夾持,從而達到了方便快捷的將線路板進行固定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電路應用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車用電器集中配電盒的線路板。
背景技術
汽車,即本身具有動力得以驅動,不須依軌道或電力架設,得以機動行駛之車輛,廣義來說,通過本身機械能驅動行駛的車輛,普遍多稱為汽車,由于汽車上裝載有許多電子儀器,所以需要配電盒對汽車內電路進行整理安裝,當汽車在長時間運作的過程中,線路盒內部溫度容易升高,如果不進行及時散熱,容易加速線路盒內部的裝置損耗,當汽車行駛在顛簸路段的時候,汽車內部同時會產生顛簸,容易使配電盒內部的電路板上連接的線路斷開,且傳統線路板的固定方式均采用螺釘固定在配電盒內部,此安裝過程部件繁瑣且浪費時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車用電器集中配電盒的線路板,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車用電器集中配電盒的線路板,包括配線盒本體和線路板固定裝置,所述配線盒本體的內部對稱安裝有條形固定塊,兩個所述的條形固定塊之間卡合有安裝件,所述安裝件的兩端對稱設置有溫度感應件,兩個所述的溫度感應件之間設置有溫度傳導裝置,所述溫度傳導裝置固定連接在金屬連接件的一端,所述金屬連接件背離溫度傳導裝置的一端固定安裝在支撐件的一端,所述支撐件背離金屬連接件的一端安裝有散熱扇,所述安裝件對稱安裝在配線盒本體的內部,所述安裝件的外側對稱安裝有減震彈簧。
優選的,所述線路板固定裝置包括支撐彈簧,所述支撐彈簧對稱安裝在線路板固定裝置內部,所述支撐彈簧的頂部固定安裝有支撐塊,兩個所述的支撐塊之間設置有第二活動連桿,所述第二活動連桿的一端通過活動軸活動連接有夾持件,通過第二活動連桿和支撐彈簧的配合可有效的將線路板進行固定夾持。
優選的,兩個所述的第二活動連桿之間通過銷軸活動連接,所述第二活動連桿的一端通過活動軸活動連接有第一活動連桿,兩個所述的第一活動連桿頂部通過連接部件活動連接,所述第一活動連桿的頂部穿過線路板固定裝置頂部預留孔,通過下壓第一活動連桿可帶動第二活動連桿進行運動。
優選的,所述條形固定塊的內部開設有主卡槽,所述條形固定塊內部與主卡槽相鄰開設有副卡槽,所述主卡槽與副卡槽連通,所述安裝件兩端嵌入在副卡槽內部,將安裝件滑動安裝在主卡槽內部,當汽車發生顛簸的時候,安裝件與減震彈簧以及主卡槽的配合可有效的緩解震動。
優選的,所述散熱扇均勻分布在配線盒本體內部,所述散熱扇與溫度感應件電性連接,所述配線盒本體的底部均勻分布有散熱口,所述散熱口開設位置與散熱扇位置對應,通過散熱扇的工作可快速降配線盒本體內部溫度降低,從而保護內部裝置的效果。
優選的,所述支撐塊的頂部開設有弧形槽,所述活動軸嵌入在支撐塊頂部弧形槽中,所述夾持件表面裹覆有絕緣套,絕緣套可防止金屬導電產生的電路板短路。
優選的,所述配線盒本體的底部均勻分布有固定螺釘,所述配線盒本體的底部散熱口內嵌入有防塵網,利用固定螺釘可更加穩定的將配電盒本體固定在汽車內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車用電器集中配電盒的線路板,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威職業學院,未經武威職業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755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