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水稻OsATL17基因在調控水稻抗性中的應用有效
申請號: | 202110367467.X | 申請日: | 2021-04-06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4636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24 |
發明(設計)人: | 張慧娟;蔣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臺州學院 |
主分類號: | C12N15/29 | 分類號: | C12N15/29;C12N15/82;A01H5/00;A01H6/46 |
代理公司: | 重慶項乾光宇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44 | 代理人: | 侯玉花 |
地址: | 3180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水稻 osatl17 基因 調控 抗性 中的 應用 | ||
本發明植物基因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水稻OsATL17基因在調控水稻抗性中的應用。本發明的目的在于為改良水稻抗性提供一種新選擇。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水稻OsATL17基因在調控水稻抗性中的應用。本發明通過實驗驗證了水稻OsATL17基因的功能。實驗證實本發明的基因OsATL17的沉默植株對干旱的耐性顯著降低,預示本發明的基因OsATL17的實施將能創造新型耐干旱植物,可用于后續的作物品種改良,對我國農業生產具有重大意義。
技術領域
本發明植物基因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水稻OsATL17基因在調控水稻抗性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糧食作物,也是研究單子葉植物功能基因組學的模式植物。在自然生長條件下水稻經常會受到非生物逆境(干旱、低溫)和生物逆境(稻瘟菌、白葉枯菌)的危害。
中國由于地形復雜,如四川等地區,造成了灌溉困難。廣東、廣西、海南地區由于處在單一氣團的控制下,很容易造成春旱,而長江中下游、福建、江西等地,由于受到太平洋副熱帶氣團的控制,易造成伏旱現象,而西北地區,由于受夏季風影響甚微,伏旱、秋旱多較為嚴重。旱災容易造成水稻生長受到抑制,尤其是水稻孕穗期,如果遭遇干旱,很容易造成空粒,造成嚴重的減產。因而,選育一些耐干旱的品種就顯得尤為重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為改良水稻抗性提供一種新選擇。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水稻OsATL17基因在調控水稻抗性中的應用。
具體的,所述水稻OsATL17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7所示。
其中,所述調控為正調控。
進一步,所述抗性為抗旱性。
具體的,所述調控為調控水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或/和干旱相關基因的表達水平。
優選的,干旱相關基因OsAP37、OsZIP23、OsPP2C68、OsRAB21和OsERD1。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實驗驗證了水稻OsATL17基因的功能。實驗證實本發明的基因OsATL17的沉默植株對干旱的耐性顯著降低,預示本發明的基因OsATL17的實施將能創造新型耐干旱植物,可用于后續的作物品種改良,對我國農業生產具有重大意義。這表明了OsATL17正向調控了水稻對干旱逆境的耐性。并進一步研究發現,該調控是通過調節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干旱相關基因的表達水平。
附圖說明
圖1、干旱處理后,OsATL17的表達模式,CK為對照,Drought為干旱。
圖2、BMV:OsATL17植株,對干旱的耐性降低。(A)遭受干旱和復水后,BMV:OsATL17沉默植株和對照植株的表型;BMV:00就是指對照植株,也就是該基因沒有沉默的植株;BMV:OsATL9指的是該基因沉默的植株;左圖是BMV:OsATL17沉默植株和對照植株在沒有遭受干旱逆境時,無任何明顯差異;右圖表示在遭受干旱且復水后,BMV:OsATL17沉默植株與對照植株相比,恢復率下降;即多數植株都死亡了;(B)BMV:OsATL17沉默植株中,OsATL17 基因的沉默效率;(C)干旱逆境下,BMV:OsATL17沉默植株和對照植株的失水率;(D)干旱逆境下,BMV:OsATL17沉默植株和對照植株的存活率。
圖3、BMV:OsATL17沉默植株通過調控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對干旱的耐性。(A)正常(Normal)和干旱(Drought)逆境下,BMV:OsATL17沉默植株和對照植株中脯氨酸的含量;(B)正常和干旱逆境下,BMV:OsATL17沉默植株和對照植株中可溶性糖的含量。
圖4、正常(Nor)和干旱(Dro)逆境條件下,BMV:OsATL17和對照植株中,干旱相關基因的表達情況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臺州學院,未經臺州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746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