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中藥散結足浴包、制備方法及其使用方法在審
申請號: | 202110367464.6 | 申請日: | 2021-04-06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7263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8 |
發明(設計)人: | 張春平;盧寅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州醫科大學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6 | 分類號: | A61K36/9066;A61K9/00;A61P5/16;A61P4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創天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梁寶龍 |
地址: | 221004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中藥 散結 足浴包 制備 方法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中藥散結足浴包,該中藥散結足浴包由無紡布袋和填充在無紡布袋內部的足浴中藥組成,足浴中藥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組成:柴胡2~6份、梔子2~6份、丹皮2~6份、當歸2~6份、郁金2~6份、香附2~6份、夏枯草2~6份、遠志2~6份、木香2~6份、蒲公英2~6份、川芎2~6份、玫瑰花2~6份、牛蒡子2~6份、白芍4~8份、茯苓10~14份。本發明還公開了上述中藥散結足浴包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按重量分數分別稱取各原料中藥,將梔子和牛蒡子清炒,將炒梔子、炒牛蒡子和剩余中藥組分分別粉碎成粉末,將各種藥物粉末混合均勻,得到足浴中藥;將足浴中藥裝入無紡布袋中,即得到中藥散結足浴包。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制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中藥散結足浴包、制備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甲狀腺結節是內分泌系統的多發病和常見病。甲狀腺結節是指甲狀腺細胞在局部異常生長所引起的散在病變,甲狀腺結節在臨床十分常見。一般人群中通過觸診的檢出率為3%~7%,借助高分辨率超聲的檢出率可高達20%~76%。大多數甲狀腺結節患者沒有臨床癥狀,只有合并甲狀腺功能異常時,才可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因此常常被人們所忽視。同時西醫認為多數良性甲狀腺結節僅需定期隨訪,一般無需特殊治療。然而,隨著結節并發癥狀的逐漸出現,如產生與結節明顯相關的局部壓迫癥狀、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結節進行性生長及惡變傾向等,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和健康時,往往只能采取手術、放射性碘、射頻消融等的特殊治療,這些治療手段又往往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都存在著一定的不良影響。
甲狀腺結節在中醫中屬于“癭瘤”癥的范疇,癭瘤是中醫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歷代中醫文獻對其均有記載。中醫診療癭瘤的理論框架奠基于秦漢,成形于魏晉,充實于宋元,完善于明清,在明清時期,中醫已形成了以陰陽、經絡、肺腑辨證為核心的對癭瘤全方位的辨證論治思想,系統提出了“癭者陽也,色紅而高突,或蒂小而下垂“、“癭瘤之病,乃足陽明之經與任脈二經氣血凝滯,加以憂郁之所成也”、“大凡屬肝膽二經結核,八珍加山梔、膽草,以養氣血清肝火”等、為中醫診治癭病即甲狀腺結節提供了理論依據。
足部浸泡屬于中醫外治法,根據中醫藥理論選擇適當組方,利用藥物浸出液產生的蒸汽作用于人體足部皮膚,理氣通絡,疏肝養血,緩解因氣血凝滯而產生的癥狀,可用于甲狀腺結節的預防及臨床輕度甲狀腺結節的預防,同時中藥散結足浴包使用方便,毒副作用小,安全有效,易于人們接受。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中藥散結足浴包、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中藥散結足浴包,由無紡布袋和填充在無紡布袋內部的足浴中藥組成,足浴中藥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組成:
柴胡2~6份、梔子2~6份、丹皮2~6份、當歸2~6份、郁金2~6份、香附2~6份、夏枯草2~6份、遠志2~6份、木香2~6份、蒲公英2~6份、川芎2~6份、玫瑰花2~6份、牛蒡子2~6份、白芍4~8份、茯苓10~14份。
優選的,本發明提供的中藥散結足浴包,由無紡布袋和填充在無紡布袋內部的足浴中藥組成,足浴中藥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組成:柴胡4份、梔子4份、丹皮4份、當歸4份、郁金4份、香附4份、夏枯草4份、遠志4份、木香4份、蒲公英4份、川芎4份、玫瑰花4份、牛蒡子4份、白芍6份、茯苓12份。
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是提供一種上述中藥散結足浴包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按重量份數分別稱取柴胡2~6份、梔子2~6份、丹皮2~6份、當歸2~6份、郁金2~6份、香附2~6份、夏枯草2~6份、遠志2~6份、木香2~6份、蒲公英2~6份、川芎2~6份、玫瑰花2~6份、牛蒡子2~6份、白芍4~8份、茯苓10~14份,備用;
步驟二、將步驟一中的梔子按照清炒法炒至黃褐色,得到炒梔子,將牛蒡子按照清炒法炒至略鼓起、微有香氣,得到炒牛蒡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州醫科大學,未經徐州醫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746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形態全地形搜救機器人
- 下一篇:斜交加腋框架梁式樓蓋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