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針織緯編機上的高效吸塵裝置有效
申請號: | 202110367432.6 | 申請日: | 2021-04-06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7342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12 |
發明(設計)人: | 鄭金蓮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永豐針紡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D04B35/32 | 分類號: | D04B35/32 |
代理公司: | 蚌埠幺四零二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56 | 代理人: | 尹杰 |
地址: | 350200 福建省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針織 緯編機上 高效 吸塵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針織緯編機上的高效吸塵裝置,包括支撐底座、控制面板、電源線、支撐立板、多方位吸塵裝置、整體調整機構。本發明通過設置了多方位吸塵裝置,在抽風機的抽動下,使頂部吸塵機構可對針織緯編機上端進行吸塵,同時第一側向吸塵機構、第二側向吸塵機構可對針織緯編機側邊進行吸塵工作,從而可對針織緯編機的多方位進行同步吸塵工作,大大的提高了吸塵的效率,并且改變了傳統吹塵的方式,防止了毛絮等粉塵亂飛的情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針織緯編機除塵相關領域,具體是一種用于針織緯編機上的高效吸塵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追求多姿多彩的生活,穿著也越來越時尚,單一的素色面料市場逐漸萎縮,色織彩條面料的市場需求不斷增大,而彩條面料在織造時最難解決的是飛花問題,由于飛花過多而引起面料報廢會對公司造成很大損失,因此,需要在緯編機上安裝除塵裝置。
目前,傳統的除塵裝置通常是把壓縮氣經吹氣管直接吹到要清潔的部位,將毛絮等粉塵吹至收集筒內進行收集,而這種方式會出現飛花的情況,即毛絮等粉塵會被吹動后飛起,從而導致除塵的效果差,并且傳統的除塵裝置為固定式結構,不方便調節位置,靈活性較差,除塵效率低。
發明內容
因此,為了解決上述不足,本發明在此提供一種用于針織緯編機上的高效吸塵裝置。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構造一種用于針織緯編機上的高效吸塵裝置,該裝置包括支撐底座、控制面板、電源線和支撐立板,所述支撐底座右側設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連接有電源線,所述支撐底座上端后側固定安裝有支撐立板,多方位吸塵裝置和整體調整機構,所述支撐立板前端安裝有整體調整機構,所述多方位吸塵裝置安裝于整體調整機構上,所述多方位吸塵裝置由收集箱、抽風機、阻隔濾網、頂部吸塵機構、第一側向吸塵機構和第二側向吸塵機構組成,所述收集箱后端與整體調整機構相固定,所述收集箱前端安裝有抽風機,并且該抽風機與收集箱內部通過阻隔濾網進行連接,所述收集箱上端中部安裝有頂部吸塵機構,所述收集箱左右兩側分別安裝有第一側向吸塵機構和第二側向吸塵機構。
優選的,所述頂部吸塵機構由第一吸塵管、第一連接伸縮管、第一固定板、圓形吸塵盤以及第一局部調整機構組成,所述第一吸塵管后側一端與收集箱上端中部相接,并且第一吸塵管前側一端與第一連接伸縮管上端相接,所述第一連接伸縮管底部通過第一固定板與圓形吸塵盤中部相接,所述第一吸塵管底部前側安裝有第一局部調整機構,所述第一局部調整機構底部與圓形吸塵盤上端相接。
優選的,所述第一側向吸塵機構由第二吸塵管、第二連接伸縮管、第二固定板、矩形吸塵盤以及第二局部調整機構組成,所述第二吸塵管后端與收集箱側面中部相接,并且第二吸塵管前端與第二連接伸縮管相接,所述第二連接伸縮管另一端通過第二固定板與矩形吸塵盤右側面相接,所述第二吸塵管的前端左側安裝有第二局部調整機構,所述第二局部調整機構左側與矩形吸塵盤右側相接。
優選的,所述第一局部調整機構包括C型支架、定位導柱、移動座、固定連板、第一驅動電機、傳動外殼、驅動齒輪、從動齒輪和固定齒條,所述C型支架頂部與第一吸塵管底部前側相固定,所述C型支架前端垂直固定有定位導柱,所述移動座中部滑動連接于定位導柱上,所述移動座底部前側安裝有固定連板,所述固定連板底部與圓形吸塵盤上端的第一固定板兩側相固定,所述移動座右側前端安裝有第一驅動電機,所述移動座左側設置有傳動外殼,所述傳動外殼內部分別設置有驅動齒輪、從動齒輪,所述驅動齒輪與從動齒輪相互嚙合連接,所述第一驅動電機的輸出端貫穿移動座后與驅動齒輪中部相連接,所述從動齒輪定位貫穿于移動座的后側,并且從動齒輪的后側卡齒穿過移動座與固定齒條前端卡齒相互嚙合,所述固定齒條固定在C型支架的中部前側面上,所述第一驅動電機與控制面板電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永豐針紡有限公司,未經福建永豐針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743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