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節段梁匹配預制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2110366799.6 | 申請日: | 2021-04-06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4214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22 |
發明(設計)人: | 楊磊;蔣朝輝;李向陽;陳仁光;傅新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大橋局第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E01D21/06 | 分類號: | E01D21/06;E01D21/00;E01D19/06 |
代理公司: | 廣州凱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高觀清 |
地址: | 5284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節段梁 匹配 預制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節段梁匹配預制方法,包括步驟:S1.將相鄰的兩段節段梁分別在預制臺按設計尺寸預制,在兩段所述節段梁的接合部,其中一段所述節段梁梁端部分預留有后澆區;S2.在匹配臺座上將預制好的兩段節段梁進行匹配,所述后澆區位于兩段節段梁之間,根據兩段節段梁之間的幾何相對關系,利用梁面特征測量點,調整兩段梁的空間位置,直至偏差滿足要求;S3.加固鎖定好兩段節段梁,在后澆區設置澆筑模板;S4.在后澆區澆筑混凝土形成后澆帶。豐富了現有節段梁匹配預制的順序,讓施工組織有更多的優化選項,解決現有施工方法預制節段梁時施工工期長的技術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橋梁施工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節段梁匹配預制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越來越多的預應力混凝土橋梁采用節段預制拼裝施工法,此種施工方法的核心在于節段梁的預制。短線法預制是橋梁節段預制常用的一種方法。對于常規短線法的預制原理可參照圖1,將大跨度連續梁按一定原則分成若干個節段,在每個節段頂面,布置6個控制測量點,其在整體坐標系下的三維坐標,即可確定各個節段的空間位置。具體操作為:利用全站儀、水準儀,參考固定端模基準,即可在預制臺座上對各節段進行測量放樣;當節段澆筑完成后,及時進行竣工測量,采集節段頂面控制點的局部坐標和高程,然后通過逆向轉換,將局部坐標變換至整體坐標,即為該節段的竣工線型。通過整體坐標系下前一節段的竣工坐標及待澆節段的理論坐標,即可求得待澆節段在局部坐標系下的目標匹配數據。根據目標匹配數據,將匹配梁精確測量定位,待澆梁澆筑完成后,對待澆梁、匹配梁進行竣工測量,同時采集兩個節段頂面控制點的局部坐標和高程;再由匹配梁段控制點的整體竣工坐標及局部竣工坐標,可推算出待澆梁的竣工坐標,循環此過程完成各個節段的匹配澆筑。
即,常規的短線法預制各節段梁時,只能逐段預制,先預制前一段,以前一段作為基準預制下一段,以此類推,循環此過程完成各個節段的匹配預制。因此,常規的短線法預制節段梁澆筑順序相對單一和固定的缺點;對于分節較多的梁,存在施工工期長的缺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改變了現有節段梁匹配預制施工中必須依單一順序嚴格匹配的限制,使現場澆筑順序有更多的選項,同時,也解決了節段梁預制施工中總工期長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節段梁匹配預制方法,包括步驟:
S1.將相鄰的兩段節段梁分別在預制臺按設計尺寸預制,在兩段所述節段梁的接合部,其中一段所述節段梁梁端部分預留有后澆區;
S2.在匹配臺座上將預制好的兩段節段梁進行匹配,所述后澆區位于兩段節段梁之間,根據兩段節段梁之間的幾何相對關系,利用梁面特征測量點,精確調整兩段梁的空間幾何位置,直至偏差滿足要求;
S3.加固鎖定好兩段節段梁,在后澆區設置澆筑模板;
S4.在后澆區澆筑混凝土形成后澆帶。
作為上述方案的優選實施方式,在步驟S1中,所述后澆區的寬度為15-30cm。
作為上述方案的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后澆區的寬度為20cm。
作為上述方案的優選實施方式,在預留有后澆區的節段梁,該節段梁內部的鋼筋骨架延伸至所述后澆區中,以此使得澆筑形成的后澆帶能與原結構牢固結合。
作為上述方案的優選實施方式,在步驟S1中,所述節段梁未預留有后澆區的一端,其端面設有外凸的齒塊。
作為上述方案的優選實施方式,所述節段梁中預留有用于鋪設預應力鋼絞線的長孔。
作為上述方案的優選實施方式,在步驟S1預制所述節段梁的過程中,分別在兩段所述節段梁的梁面預埋中線和高程特征測量點,中線測量點兩個且沿梁軸線布置,高程測量點四個,在澆筑完成后精確測量梁面特征測量點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大橋局第九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鐵大橋局第九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679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