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能夠防止壓痕固定的布料熨燙用輸送裝置有效
申請號: | 202110366651.2 | 申請日: | 2021-04-06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7472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16 |
發明(設計)人: | 李昌能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鴻裕科技實業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D06C15/10 | 分類號: | D06C15/10;D06C15/08 |
代理公司: | 安徽昊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281 | 代理人: | 官國鵬 |
地址: | 5240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能夠 防止 壓痕 固定 布料 熨燙 輸送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布料輸送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能夠防止壓痕固定的布料熨燙用輸送裝置,包括兩個主動輥,兩個所述主動輥的內部均開設有六個活動槽,所述活動槽的內部均固定連接有固定板,所述活動槽的內部均活動連接有活塞,所述固定板和活塞之間均固定連接有復位彈簧,所述活塞相背的一側均固定連接有活動桿,所述活動桿相背的一側均固定連接有連接滾珠,所述連接滾珠相背的一側均轉動連接有擠壓板,兩個所述主動輥之間設置有布料本體。通過兩個主動輥同速帶動擠壓板轉動時,對應的擠壓板會完全貼合夾住并帶動布料本體向右移動,當兩個擠壓板與布料本體分離后,下一對擠壓板會夾緊后面的布料,并帶動布料向右移動,從而達到了一直輸送布料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布料輸送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能夠防止壓痕固定的布料熨燙用輸送裝置。
背景技術
紡織是取自紡紗與織布的總稱,但是隨著紡織知識體系和學科體系的不斷發展和完善,特別是非織造紡織材料和三維復合編織等技術產生后,已經不僅是傳統的手工紡紗和織布,也包括無紡布技術。
布料在生產時為了使布料表面平整,常常需要使用機器對布料進行熨燙,在這個過程中一般會使用輸送裝置對布料進行輸送,而傳統的輸送裝置在對布料進行輸送時,常常會對布料表面進行大范圍擠壓,使布料表面產生壓痕,壓痕固定后后續的熨燙難以直接消除,由此我們提出了一種能夠防止壓痕固定的布料熨燙用輸送裝置。
發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能夠防止壓痕固定的布料熨燙用輸送裝置,具備能夠穩定輸送布料和防止壓痕固定便于后續熨燙的優點,解決了傳統的輸送裝置在對布料進行輸送時,常常會對布料表面進行大范圍擠壓,使布料表面產生壓痕,壓痕固定后后續的熨燙難以直接消除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上述能夠穩定輸送布料和防止壓痕固定便于后續熨燙的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能夠防止壓痕固定的布料熨燙用輸送裝置,包括兩個主動輥,兩個所述主動輥的內部均開設有內腔,兩個所述內腔的內部均固定連接有熱氣管,兩個所述熱氣管相向的一側均固定連接有弧形塊,兩個所述弧形塊相向的一側均開設有弧形槽,兩個所述主動輥的內部均開設有六個活動槽,所述活動槽的內部均固定連接有固定板,所述活動槽的內部均活動連接有活塞,所述固定板和活塞之間均固定連接有復位彈簧,所述活塞相背的一側均固定連接有活動桿,所述活動桿相背的一側均固定連接有連接滾珠,所述連接滾珠的內部均開設有空腔,所述連接滾珠相背的一側均轉動連接有擠壓板,所述擠壓板的內部均開設有通氣腔,所述擠壓板相背的一側均開設有出氣孔,兩個所述主動輥之間設置有布料本體。
優選的,兩個所述弧形塊相向的一側均與內腔的側壁緊密貼合,且弧形槽與熱氣管之間開設有第一開口,熱氣管中的高溫蒸汽通過第一開口進入弧形槽內,并且主動輥轉動時弧形槽內高溫蒸汽不會漏到內腔內。
優選的,所述固定板上均開設有兩個通孔,弧形槽內的高溫蒸汽通過通孔進入活動槽內。
優選的,所述活動桿的內部開設有通氣孔,所述活塞上開設有與通氣孔相通的第二開口,活動槽內的高溫蒸汽通過第二開口進入活動桿內部的通氣孔內。
優選的,所述連接滾珠與擠壓板轉動連接,且連接滾珠與擠壓板之間安裝有扭簧,扭簧使擠壓板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復位到與活動桿垂直的位置。
優選的,所述連接滾珠與通氣腔接觸的部分開設有第三開口,空腔內的高溫蒸汽通過第三開口進入通氣腔內,并且擠壓板圍繞連接滾珠轉動時,第三開口始終連通空腔和通氣腔。
優選的,兩個所述主動輥的轉速相同,且其外側的擠壓板的位置始終對應,使主動輥轉動時對應的兩個擠壓板始終能夠夾緊布料本體。
(三)有益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能夠防止壓痕固定的布料熨燙用輸送裝置,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鴻裕科技實業有限公司,未經廣東鴻裕科技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665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