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接力式”強夯置換處理深厚飽和軟弱土地基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66417.X | 申請日: | 2021-04-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6360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03 |
| 發明(設計)人: | 李英濤;張太清;楊印旺;李學東;李繼兵;謝俊平;岳效寧;賀亞琴;張艷霞;李鋒瑞;張潔玙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機械化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3/00 | 分類號: | E02D3/00;E02D3/046;E02D1/00;E02D3/08 |
| 代理公司: | 太原晉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 地址: | 030009***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接力 置換 處理 深厚 飽和 軟弱 土地 方法 | ||
1.一種“接力式”強夯置換處理深厚飽和軟弱土地基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00~進行施工準備,詳細了解場地的地質條件、施工條件、擬置換處理飽和軟弱土的范圍、厚度以及地下水位,配備能滿足強夯置換深度的起重機、夯錘;準備滿足要求的置換材料;
S200~場地平整并鋪填1.5~2.0m厚墊層,墊層材料與強夯置換材料相同,滿足施工設備的施工要求;
S300~進行單點強夯置換墩夯擊試驗;
S400~按照單點強夯置換墩試驗確定的施工參數進行強夯置換墩施工;
步驟S400采取以下方法,
S401~施工第一遍置換墩,邊夯邊填料,直到夯錘不能再往下加深為止;先把第一遍強夯置換墩成墩一定深度,場地內形成一定深度呈正方形排列的置換墩排水通道,置換墩直徑可達3m;地基土中的水向置換墩匯集,形成以置換墩為“集水井”的降水漏斗,加速地下水的匯集下滲,從而降低地下水位;
S402~間歇期7d后,施工第二遍置換墩,連續施工一次成墩,第二遍置換墩穿透擬處理的軟弱土層,達到置換深度要求;經約7d間歇期后,因場地水位已被降低至地表下一定深度,因此第二遍強夯置換墩能夠一次成墩,達到置換深度要求,場地內形成呈正方形排列,深度滿足要求的置換墩排水通道,第一遍置換墩中的水一部分下滲,大部分側向徑流匯集滲流到第二遍置換墩中,加速地下水的匯集下滲,持續降低地下水位;
S403~間歇期5d后,再次施工第一遍置換墩,將置換墩加深至穿透擬處理的軟弱土層,達到置換深度要求,經約5d間歇期后,再把第一遍置換墩加深至要求的深度,從而整個場地形成正方形排列,深度滿足要求的匯水、排水置換墩,加速整個場地的地下水通過置換墩排水通道向下滲流排入到深層非飽和土層中,整個施工過程中,置換墩在排水的同時加固密實地基土;
S404~間歇期3d后,進行間夯置換墩施工,連續施工,直至置換墩深度滿足要求且不小于擬處理軟弱土層厚度的1/2,經約3d間歇期后,間夯置換墩一次成墩,深度滿足要求且不小于擬處理軟弱土層厚度的1/2;
S405~間夯置換墩施工結束,直接進行滿夯施工,一遍完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接力式”強夯置換處理深厚飽和軟弱土地基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S100中,強夯置換材料選用級配良好的塊石、片石,單軸抗壓強度≥30MPa,粒徑50~500mm,含泥量不大于5%。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接力式”強夯置換處理深厚飽和軟弱土地基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S300中,按照設定的強夯置換能級一次成孔深度≥2.0m,提出夯錘進行填料,填料厚度為1.5m,繼續夯擊至累計夯沉量4.0m,填料至地表,重復以上工序繼續施工,直至出現大量填料被擠入坑壁四周,地面隆起嚴重,成墩深度不再增加時,停止試驗,確定夯擊數、填料量、最后兩擊控制夯沉量參數。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接力式”強夯置換處理深厚飽和軟弱土地基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遍置換墩、第二遍置換墩以及間夯置換墩的布置參數如下,
。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機械化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山西機械化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6417.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