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區塊鏈的消費券處理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65714.2 | 申請日: | 2021-04-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9443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9 |
| 發明(設計)人: | 周穎;黃劍;陳曉蕊;劉彥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6/27 | 分類號: | G06F16/27;G06F16/23;G06F21/60;G06F21/64;G06Q20/06;G06Q20/38;G06Q3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聞;王濤 |
| 地址: | 10014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區塊 消費 處理 方法 裝置 | ||
本申請提供一種基于區塊鏈的消費券處理方法及裝置,涉及信息安全領域,可以用于金融領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據從消費券管理端接收的消費操作指令及所述消費券管理端的負載均衡規則確定最佳消費劵主鏈;將所述消費操作指令分配至所述最佳消費劵主鏈對應的消費劵分片鏈上,以使所述消費劵分片鏈執行所述消費操作指令;將在所述消費劵分片鏈上共識好的執行結果進行鏈上數據同步及鏈下數據同步。本申請能夠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電子消費劵的流通。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信息安全領域,可以用于金融領域,具體是一種基于區塊鏈的消費券處理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在電子商務的大背景下,為穩定經濟形勢,如政府機構、金融機構及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消費券管理端往往會發放電子消費券以刺激消費。傳統的電子消費劵流通模式存在如下瓶頸,導致其在實際使用中效果不佳,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1)電子消費劵兌換的限制多,門檻高。
(2)電子消費劵過于分散,無法共享累加使用,降低了消費劵的流通率及用戶的消費興趣。
(3)電子消費劵發行不透明,缺失公信力,用戶無法及時核查消費劵是否依約發放,缺乏信任粘性。
(4)中心化架構下,電子消費劵運營平臺異常復雜。
(5)電子消費劵資料容易被黑客攻擊,安全性低。
(6)政府機構與商家企業之間的電子消費劵清算規則復雜,沒有形成有效的消費劵生態系統。
目前,區塊鏈技術作為當下觸發顛覆性革命浪潮的核心技術,可以很好解決以上問題,因其可以改變常規的交易流程及記錄保存方式,從而大幅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同時區塊鏈技術具備透明公開以及不可篡改的性質,可以對電子消費劵從發放到消費進行全流程的存證記錄,保證發放消費的可追溯。目前尚無一種應用區塊鏈技術實現消費券流通的方法。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申請提供一種基于區塊鏈的消費券處理方法及裝置,能夠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電子消費劵的流通。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基于區塊鏈的消費券處理方法,包括:
根據從消費券管理端接收的消費操作指令及所述消費券管理端的負載均衡規則確定最佳消費劵主鏈;
將所述消費操作指令分配至所述最佳消費劵主鏈對應的消費劵分片鏈上,以使所述消費劵分片鏈執行所述消費操作指令;
將在所述消費劵分片鏈上共識好的執行結果進行鏈上數據同步及鏈下數據同步。
進一步地,所述根據從消費券管理端接收的消費操作指令及所述消費券管理端的負載均衡規則確定最佳消費劵主鏈,包括:
根據所述負載均衡規則確定各消費劵主鏈的權重;
根據所述權重確定最佳消費劵主鏈。
進一步地,所述消費劵分片鏈執行所述消費操作指令的步驟,包括:
根據預先設定的所述消費劵的名稱、面額、類型、有效期、使用范圍及使用平臺執行分片鏈消費劵生成操作。
進一步地,所述消費劵分片鏈執行所述消費操作指令的步驟,還包括:
根據預先設定的所述消費劵的使用時間、使用方式、面額、活動名稱、發布對象、發布形式、發布數據以及領取限制對生成好的消費劵執行分片鏈消費劵發布操作。
進一步地,所述消費劵分片鏈執行所述消費操作指令的步驟,還包括:
對發布好的所述消費劵依次執行分片鏈消費劵分享操作、領取操作、消費操作及作廢操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571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