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焊接叉開孔加工治具在審
申請號: | 202110364045.7 | 申請日: | 2021-04-03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7052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6 |
發明(設計)人: | 李云震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云震 |
主分類號: | B23D79/00 | 分類號: | B23D79/00;B23Q3/06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蘇省鎮江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焊接 叉開孔 加工 | ||
1.一種焊接叉開孔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固定臺(1),固定臺(1)的中間部位設置一個插槽,插槽用以放置焊接叉(SS),插槽的上端用以承托焊接叉(SS)的方型叉(S1);
抵緊機構(2),抵緊機構(2)的工作端位于焊接叉(SS)的兩側,抵緊機構(2)的工作端設置了一對和焊接叉(SS)的長形圓柱(S2)相契合的夾爪,用以夾緊焊接叉(SS)的長形圓柱(S2)外壁,使焊接叉(SS)的軸線方向與插槽的軸線方向一致;
對正機構(3),對正機構(3)水平的設置在焊接叉(SS)的方型叉(S1)一側,工作狀態下,對正機構(3)抵住焊接叉(SS)的方型叉(S1),對正機構(3)用以對正焊接叉(SS)居中;
剪叉機構(4),剪叉機構(4)的工作端位于抵緊機構(2)的工作端和焊接叉(SS)圓形梯臺底座(S3)中間,工作狀態下,剪叉機構(4)用以夾持焊接叉(SS)的長形圓柱(S2)外壁;
升降機構(5),升降機構(5)設置在剪叉機構(4)的下方,升降機構(5)與剪叉機構(4)連接,升降機構(5)控制剪叉機構(4)上下運動,用以剪叉機構(4)的工作端抵緊焊接叉(SS)的圓形梯臺底座(S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焊接叉開孔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抵緊機構(2)包括有,
第一安裝板(2a);
抵緊夾爪(2b),抵緊夾爪(2b)設置在焊接叉(SS)兩側且設有一對,抵緊夾爪(2b)工作端和焊接叉(SS)長形圓柱(S2)形狀契合,抵緊夾爪(2b)用以對焊接叉(SS)的長形圓柱(S2)兩側進行抵緊,從而使焊接叉(SS)軸線方向與插槽軸線方向共線;
滑塊(2c),滑塊(2c)設有一對且位于焊接叉(SS)的兩側,滑塊(2c)和抵緊夾爪(2b)固定連接,一對滑塊(2c)在固定臺(1)的兩側做水平鏡像運動,帶動抵緊夾爪(2b)做反向運動;
雙向絲桿(2d),雙向絲桿(2d)的兩側設有雙向螺紋,雙向絲桿(2d)和連接塊(4f)螺紋連接,雙向絲桿(2d)的兩端與第一安裝板(2a)轉動連接,雙向絲桿(2d)的運動帶動連接塊(4f)朝焊接叉(SS)做水平鏡像運動;
第一導柱(2e),第一導柱(2e)至少設有一個,第一導柱(2e)與第一安裝板(2a)固定連接,第一導柱(2e)與連接塊(4f)間隙配合,第一導柱(2e)與雙向絲桿(2d)軸向位置呈水平,第一導柱(2e)用以引導滑塊(2c)的運動;
第一手搖輪(2f),第一手搖輪(2f)與雙向絲桿(2d)的一端連接,用以控制雙向絲桿(2d)圍繞其自身軸線方向旋轉。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焊接叉開孔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對正機構(3)包括有,
第二安裝板(3a);
對正塊(3b),對正塊(3b)設置在焊接叉(SS)的一側,工作狀態下,對正塊(3b)貼緊在焊接叉(SS)方型叉(S1)的一側,用以對正焊接叉(SS)居中;
第一絲桿(3d),第一絲桿(3d)為單向絲桿,第一絲桿(3d)與對正塊(3b)螺紋配合,第一絲桿(3d)的兩端分別與第二安裝板(3a)轉動連接,工作狀態下,第一絲桿(3d)的運動帶動對正塊(3b)朝焊接叉(SS)的方型叉(S1)移動;
第二導柱(3c),第二導柱(3c)設有一對,第二導柱(3c)與第一絲桿(3d)平行設置,第二導柱(3c)的兩端分別與第二安裝板(3a)固定連接,第二導柱(3c)與對正塊(3b)間隙配合,第二導柱(3c)用以引導連接塊(4f)的運動;
第二手搖輪(3e),第二手搖輪(3e)與第一絲桿(3d)的一端轉動連接,用以控制第一絲桿(3d)圍繞其自身軸線方向旋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云震,未經李云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4045.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