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半濕法加工米粉工藝在審
申請?zhí)枺?/td> | 202110363727.6 | 申請日: | 2021-04-02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7101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8 |
發(fā)明(設計)人: | 唐建松;楊士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大唐糧食機械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A23L7/10 | 分類號: | A23L7/10;A23L27/00;A23L11/00;A23L33/10 |
代理公司: | 鄭州銀河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58 | 代理人: | 裴景陽 |
地址: | 452370 河南省鄭州市新密市***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濕法 加工 米粉 工藝 | ||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半濕法加工米粉工藝,所述半濕法加工米粉工藝,包括以下步驟:S1:將沖洗好的適量的大米放入水中浸泡;S2:將浸泡在水中的所述大米撈出進行瀝干;S3:將瀝干后的所述大米粉碎得到粗米粉;S4:向所述粗米粉內加入適量的綠豆粉和小米粉并攪拌均勻,得到混合米粉;S6:將所述混合米粉通過榨粉機進行榨粉,得到生榨粉;S7:將所述生榨粉煮熟得到熟米粉;S8:向所述熟米粉內加入適量的增香劑并攪拌均勻;S9:將添加過增香劑的所述熟米粉進行冰水降溫;S10:將降溫后的所述熟米粉采用混切刀進行切條;成品出廠,在制作米粉的過程中添加增香劑能夠促進大米中的米香味散發(fā),在食用米粉時,順滑中攜帶清香氣味可以大大增加米粉的口感。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米粉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半濕法加工米粉工藝。
背景技術
米粉是以大米為原材料制作的一種食材,目前的米粉質地柔韌,富有彈性,水煮不糊湯,干炒不易斷,配以各種菜碼或者湯料進行湯煮或者干炒,爽滑入口,現(xiàn)有的米粉在食用時添加佐料以保證食用米粉時的整體味道,因為米粉本身并不具備香味,而在食用中并不能感受到米粉自身的味道。
為了提高米粉的食用口感讓食用者更好的感受到米粉的味道,因此需要一種半濕法加工米粉工藝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半濕法加工米粉工藝,旨在提高米粉的食用口感讓食用者更好的感受到米粉的味道。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的半濕法加工米粉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S1:將沖洗好的適量的大米放入水中浸泡;
S2:將浸泡在水中的所述大米撈出進行瀝干;
S3:將瀝干后的所述大米粉碎得到粗米粉;
S4:向所述粗米粉內加入適量的綠豆粉和小米粉并攪拌均勻,得到混合米粉;
S5:將所述混合米粉通過榨粉機進行榨粉,得到生榨粉;
S6:將所述生榨粉煮熟得到熟米粉;
S7:向所述熟米粉內加入適量的增香劑并攪拌均勻;
S8:將添加過增香劑的所述熟米粉進行冰水降溫;
S9:將降溫后的所述熟米粉采用混切刀進行切條;
S10:把切條后的熟米粉通過包裝機或人工包裝,成品出廠。
優(yōu)選地,所述步驟S1中,當氣溫低于5度時,大米的浸泡時間為3小時;當氣溫高于25度時,大米的浸泡時間為45分鐘;當氣溫在5度至25度之間時,大米的浸泡時間為1.2小時。
優(yōu)選地,所述粗米粉、綠豆粉與小米粉的份量比為10:1:2。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制作米粉的過程中添加增香劑能夠促進大米中的米香味散發(fā),而且添加綠豆粉能夠使米粉中具有清熱功能,小米具有潤腸胃的效果,同時增香劑也會濕小米和綠豆的香味增加,會產生一種清香的氣味,而且綠豆粉和小米粉具有一定的保健效果,在食用米粉時,順滑中攜帶清香氣味可以大大增加米粉的口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本發(fā)明半濕法加工米粉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S1:將沖洗好的適量的大米放入水中浸泡,當氣溫低于5度時,大米的浸泡時間為3小時;當氣溫高于25度時,大米的浸泡時間為45分鐘;當氣溫在5度至25度之間時,大米的浸泡時間為1.2小時;
S2:將浸泡在水中的所述大米撈出進行瀝干;
S3:將瀝干后的所述大米粉碎得到粗米粉;
S4:向所述粗米粉內加入適量的綠豆粉和小米粉并攪拌均勻,得到混合米粉,粗米粉、綠豆粉與小米粉的份量比為10:1:2;
S5:將所述混合米粉通過榨粉機進行榨粉,得到生榨粉;
S6:將所述生榨粉煮熟得到熟米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大唐糧食機械有限公司,未經鄭州大唐糧食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372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