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業務流程模型的微服務設計方法及系統有效
申請號: | 202110363701.1 | 申請日: | 2021-04-02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0433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5 |
發明(設計)人: | 李兵;朱江源;王健;熊燚銘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大學 |
主分類號: | G06F8/20 | 分類號: | G06F8/20;G06F9/54 |
代理公司: | 武漢科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肖明洲 |
地址: | 430072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業務流程 模型 微服 設計 方法 系統 | ||
1.一種基于業務流程模型的微服務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業務流程圖轉換為BPMN工程模型;
具體實現包括以下子步驟:
步驟1.1:讀取BPMN的JSON文件,根據不同的JSON文件標準解析包裝到對應的業務流程模型中;
步驟1.2:運用如下的解析轉換策略轉化為BPMN工程模型;
對于用Gojs規范組織的源文件,運用Gojs轉換策略將步驟1.1中得到的BPMN Gojs工程模型轉換成為BPMN工程模型;Gojs模型中有Link和Node兩個元素,Gojs規范中的Node元素封裝了BPMN中的基本元素,包括泳池、泳道、事件、任務、網關;Gojs規范中的Link元素則封裝了BPMN中基本元素之間的關系;Gojs模型解析轉換過程中會將Node元素轉換為BPMN工程模型中的對應節點,即原Gojs模型中的泳池、泳道元素轉換為BPMN工程中的泳池、泳道對象,原Gojs模型中的事件、任務元素轉換為BPMN工程中的網關對象,原Gojs模型中的網關元素轉換為BPMN工程中的網關對象,將Link轉換為BPMN中的連接關系工程模型中的元素順序;
對于用Activiti組織的源文件運用Activiti轉換策略將步驟1.1中得到的BPMNActiviti工程模型轉換成為BPMN工程模型;Activiti模型是一種嵌套模型,模型中節點最重要的屬性有該節點的名稱類型、該節點嵌套包含的子節點以及與該節點有關的所有連接關系;模型的組織層級結構是BPMN圖包含泳池,泳池中包含泳道,泳道中包含事件、任務、網關、連接關系;解析轉換過程中,迭代解析將原模型原Activiti模型中的泳池、泳道元素轉換為BPMN工程中的泳池、泳道對象,原Activiti模型中的事件、任務元素轉換為BPMN工程中的網關對象,原Activiti模型中的網關元素轉換為BPMN工程中的網關對象;利用原Activiti中的層級關系以及鏈接關系,轉換得到BPMN工程模型中對應節點的連接關系中;
步驟2:將BPMN工程模型轉化為SD工程模型;
步驟3:將SD工程模型轉換為SD外部存儲模型供設計人員后續根據需要自行修改;
步驟4:運用轉換規則分析SD工程模型進行微服務設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業務流程模型的微服務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的具體實現過程是:
將步驟1.2中得到的BPMN工程模型中的泳池泳道轉換得到SD中的參與者,即對于BPMN工程模型中的泳池與泳道,都一一對應轉化得到SD中的一個參與者;
對于BPMN工程模型中的用戶任務轉換到SD中一條同步消息與一條返回消息,其中同步消息的發送者是該用戶任務所在的泳道對應的參與者,接受者是該任務所在的泳池對應的參與者;返回消息的發送者是該任務所在的泳池對應的參與者,接受者是該用戶任務所在的泳道對應的參與者;
對于BPMN工程模型中的手工任務轉換到SD中的一條自關聯消息,該自關聯消息的發送者是該手工任務所在的泳道對應的參與者,接受者是該手工任務所在的泳道對應的參與者;
對于BPMN工程模型中的服務任務轉換到SD中的消息;其中分為兩種情況,當服務任務下一個節點處于同一泳道時,生成一條異步消息,發送者是該服務任務所在的泳道對應的參與者,接受者是下一個節點所在的泳道對應的參與者;當服務任務下一節點處于同一泳道的時候,生成一條異步消息,發送者是該服務任務所在的泳道對應的參與者,接受者是該服務任務所在的泳池對應的參與者;
對于BPMN工程模型中的腳本任務轉換到SD中的自關聯消息,該自關聯消息的發送者是該手工任務所在的泳池對應的參與者;接受者是該手工任務所在的泳池對應的參與者;
對于BPMN工程模型中的唯一網關轉換到SD工程模型中的alt結構,并將后續任務轉化放置到alt結構中對應的小分支內;
對于BPMN工程模型中的并行網關轉換到SD工程模型中的par結構,并將后續任務轉化放置到par結構中對應的小分支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大學,未經武漢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370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