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定位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63659.3 | 申請日: | 2021-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175235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11 |
| 發明(設計)人: | 黃甦;高鑫;夏金環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24/10 | 分類號: | H04W24/10;H04W64/00;H04L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達信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張翠華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定位 方法 裝置 | ||
本申請涉及無線通信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定位方法及裝置,用以降低定位終端設備的時延。首先,終端設備接收來自接入網設備的參考信號配置信息指示和采用上行控制信息UCI上報定位測量報告指示;參考信號配置信息用于對終端設備進行定位測量。然后終端設備向接入網設備發送UCI,UCI中包括第一定位測量報告。終端設備的第一定位測量報告在UCI(UCI在物理層進行解析處理)中發送給接入網設備,相比通過LPP高層上報給定位服務器或通過RRC高層上報給服務接入網設備,接入網設備可以在物理層解析處理該第一定位測量報告,無需再傳輸至物理層的上層,處理速度更快,從而可以降低定位終端設備的時延。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無線通信等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定位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各種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基于終端設備位置的服務也紛至沓來。例如車聯網、自動駕駛、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無人機、資產追蹤等服務均需要獲取終端設備的位置。并且對于定位能力要求較高,比如車聯網中的車輛結隊、主動避撞等,要求定位精度高達30厘米,且要求支持高速移動和超低時延的定位能力。
根據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版本(release,Rel)16定義,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通信系統的定位能力滿足以下要求:對于80%的終端設備,水平定位誤差小于或等于50米,垂直定位誤差小于或等于5米,端到端時延低于30秒;對于要求嚴苛的商業終端設備,對于80%的終端設備,水平定位誤差小于或等于3米(室內)和10米(室外),垂直定位誤差小于或等于3米(室內和室外),端到端時延小于1秒。
隨著市場需求,在Rel-17中,希望定位端到端的時延更低。基于此,如何降低定位終端設備的時延是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定位方法及裝置,用以降低定位終端設備的時延。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定位方法,首先,終端設備接收來自服務接入網設備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參考信號配置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采用上行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上報定位測量報告;所述第一參考信號配置信息用于對所述終端設備進行定位測量。然后,所述終端設備向所述服務接入網設備發送UCI,所述UCI中包括第一定位測量報告。可選的,所述第一定位測量報告基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確定。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可以位于不同的消息中,也可以位于一條消息中,例如稱為第一消息。則終端設備接收來自服務接入網設備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參考信號配置信息和采用上行控制信息UCI上報定位測量報告;所述第一參考信號配置信息用于對所述終端設備進行定位測量。然后,所述終端設備向所述服務接入網設備發送UCI,所述UCI中包括第一定位測量報告。可選的,所述第一定位測量報告基于所述第一參考信號配置信息確定。所述第一定位測量報告可以用于確定所述終端設備的位置。
在上述第一方面中,終端設備的第一定位測量報告在UCI(UCI在物理層進行解析處理)中發送給服務接入網設備,相比通過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統定位協議(LTE positioning protocol,LPP)高層上報給定位服務器或通過無線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高層上報給服務接入網設備,服務接入網設備可以在物理層解析處理該第一定位測量報告,無需再傳輸至物理層的上層,處理速度更快,從而可以降低定位終端設備的時延。并且UCI上報(等同于物理層上報)具有調度靈活、時延可預測等優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365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