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的基于電力載波通信的非接觸式防火監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63585.3 | 申請日: | 2021-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17131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11 |
| 發明(設計)人: | 陳志鋒;鄧業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耀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B17/06 | 分類號: | G08B17/06;G08B7/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50323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基于 電力 載波通信 接觸 防火 監測 方法 | ||
一種新型的基于電力載波通信的非接觸式防火監測方法,采用了多個紅外熱傳感測量模塊、一個終端及其所連接的電力載波通信模塊;在紅外熱傳感測量模塊中,將紅外熱傳感器的輸出端連接到微控制器上,將微控制器的一個輸出端連接到聲光報警電路的輸入端、復位按鍵連接到微控制器的控制端,將微控制器的另一個輸出端連接電力載波通信模塊上并將該電力載波通信模塊的電源線連接在市電供電線路中;將終端所連接的電力載波通信模塊也連接在市電線路中;將每一個紅外熱傳感測量模塊以紅外熱傳感器接收面朝向目標電線部位的狀態放置在電線附近。其優點有監測范圍廣、性能可靠、施工簡單、成本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氣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新型的基于電力載波通信的非接觸式防火監測方法。
背景技術
工廠、倉儲物流、會議室和酒店等無人監管或者人口密集的場所的消防、安防和火災預警是防火監控的重點場合,傳統的煙感報警器通過在火災發生后產生的煙霧的事后防護的層次往往響應不夠及時。這些場所的火災事故率高、安防重要性強以及發生火災時造成損失嚴重,在火災和危險發生前的提前報警尤為重要。由此,有必要發展基于紅外熱傳感技術主要用來開發低成本、低分辨率的傳感器件和智能報警系統,主要用于工業工廠的安防、消防預警、火災危險源警報系統,能夠高靈敏度迅速反應并及時上傳至云端進行預警和大數據分析。
當前室內防火采用的措施多以安裝光電煙霧報警器為主。光電煙霧報警器是由紅外發光管,紅外感應管和一個暗室組成。在沒有煙霧情況下紅外發光管的光是不能到達紅外光感應管,當有煙霧進入小暗室時,這些煙霧小顆粒使紅外發光管發出的光產生散射,導致其中部分光被紅外感應管接受到,并轉換成電信號,檢測電路將此電信號放大,當達到報警點時報警器進入報警狀態。
現階段的消防預警裝置主要是煙霧報警器,煙霧報警器所面臨的問題是:
1,工廠內貨物起火前不冒煙,尤其化工廠的有些化學材料起火前幾乎不冒煙;
2,煙霧報警器的位置離地面較高,當檢測到煙霧時,火災已經釀成,比較嚴重,造成財產的重大損失;
3,煙霧報警器自身的問題,反應速度慢,需要檢測達到一定密度的空氣粉塵,并且經常造成誤報;
4,在箱內或者密閉的環境中,煙霧無法冒出直到火勢比較嚴重;
5,無法再起火前做提前預警,發現煙霧時大多時火災已經釀成,造成了損失。
我們之前設計了《一款非接觸式智能室內供電線路防火熱感監測方法》來解決上述的問題,其中要使用無線發射單元LoRa模塊傳遞各個紅外傳感器信息,因為無線傳輸的關系在穩定性上難以做到最高的可靠性。因此取消無線發射單元設計,更采用更理想的方案。
那么,我們新設計的方案可在電線發熱時就作出告警、在火災發生前就迅速告警,確保告警信息不被錯漏地傳輸到終端,為電線發熱的隱患作排除、為人們的及時逃避和迅速啟動消防起到很大的作用。
發明內容
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型的基于電力載波通信的非接觸式防火監測方法, 該防火監測方法采用了多個紅外熱傳感測量模塊、一個終端及其所連接的電力載波通信模塊,每一個紅外熱傳感測量模塊都包括一個紅外熱傳感器、一個微控制器及聲光報警和復位裝置、一個電力載波通信模塊、一個電源模塊,所述的電源模塊采用鋰離子紐扣電池通過電容濾波、TPS61291DRV穩壓器轉化為穩壓電源+3.3V為紅外熱傳感器、微控制器及聲光報警電路供電;該防火監測方法將紅外熱傳感器的輸出端連接到微控制器上,將微控制器的一個輸出端連接到聲光報警電路的輸入端、復位按鍵連接到微控制器的控制端,將微控制器的另一個輸出端連接電力載波通信模塊上并將該電力載波通信模塊的電源線連接在市電供電線路中,將終端所連接的電力載波通信模塊也連接在市電線路中;該防火監測方法將每一個紅外熱傳感測量模塊以紅外熱傳感器接收面朝向目標電線部位的狀態放置在電線附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耀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福建耀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358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