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減振軌道的減振效果測試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2110363547.8 | 申請日: | 2021-04-02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1864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6 |
發明(設計)人: | 閆曉夏;李俊鑫;劉玉濤;王亮先;趙崇基;李華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鐵科院(深圳)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G01M13/00 | 分類號: | G01M13/00;G01H1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道勤知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439 | 代理人: | 何兵;呂詩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軌道 效果 測試 方法 | ||
本發明揭示了一種減振軌道的減振效果測試方法,應用于測試系統,系統包括軌道檢測車、減振軌道、采集裝置、振動傳感器和用于對比的普通軌道,包括:軌道檢測車按照預設速度多次通過減振軌道和普通軌道,分別獲取減振軌道和普通軌道的軌道質量系數TQI、軸箱垂向振動響應、鋼軌波浪磨耗、隧道結構振動響應,最終綜合分析得到減振軌道的減振效果,根據鋼軌振動響應、軌道結構振動響應分析鋼軌和道床的振動加速度,得到鋼軌和道床的振動加速度等級。本發明通過模擬相同的激勵條件和運營條件,消除由于運營列車、運營速度、軌道質量、鋼軌波浪等因素引起的差異,從而精準獲得不同外在環境下的減振軌道的減振效果,提高減振軌道減振性能測試的準確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減振軌道領域,特別是涉及到一種減振軌道的減振效果測試方法。
背景技術
城市軌道交通的飛速發展在緩解交通壓力的同時也引起了越來越嚴重的環境振動問題,不僅影響沿線居民的生活、休息和睡眠,也會干擾配置精密儀器的醫院、科研機構的正常工作。
針對城市軌道交通對近接敏感建筑物的振動影響問題,振源減振在既有軌道交通線路中應用最廣泛、最有效、最便于實施。傳統的觀念認為,一種軌道形式的設計參數如果確定了,那么它的減振效果也是確定的。然而近年來研究表明:軌道的減振效果并非是軌道的固有特性,而與激勵條件、運營條件等各種因素有關。
在現有的軌道減振性能的測試中,由于對比段受車速、曲線半徑、隧道型式、軌道下部剛度等各種復雜因素影響,因此實際線上測試得到的減振效果評價量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插入損失,而通常被稱為“準插入損失”或“對比損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為提供一種減振軌道的減振效果的測試方法,旨在提高減振軌道減振性能測試的精確度。
本發明提出一種減振軌道的減振效果測試方法,應用于測試系統,系統包括軌道檢測車、減振軌道、采集裝置、振動傳感器和用于對比的普通軌道,包括:
軌道檢測車按照預設速度多次通過減振軌道和普通軌道,分別獲取減振軌道和普通軌道的軌道質量系數TQI、軸箱垂向振動響應、鋼軌波浪磨耗、隧道結構振動響應,最終綜合分析得到減振軌道的減振效果,根據鋼軌振動響應、軌道結構振動響應分析鋼軌和道床的振動加速度,得到鋼軌和道床的振動加速度等級。
優選的,軌道檢測車按照預設速度多次通過減振軌道和普通軌道,分別獲取減振軌道和普通軌道的軌道質量系數TQI、軸箱垂向振動響應、鋼軌波浪磨耗、隧道結構振動響應,最終綜合分析得到減振軌道的減振效果,根據鋼軌振動響應、軌道結構振動響應分析鋼軌和道床的振動加速度,得到鋼軌和道床的振動加速度等級的步驟,包括:
將軌道檢測車作為移動振動源,按預設速度多次通過減振軌道和普通軌道;
在減振軌道和普通軌道測試端面分別安裝振動傳感器;
將振動傳感器與采集裝置通信連接;
對振動信號進行采集并存儲,其中,振動信號源于振動傳感器;
采用加權平均算法綜合分析減振軌道及普通軌道的軌道質量系數TQI、軸箱垂向振動響應、鋼軌波浪磨耗、鋼軌振動響應a2、軌道結構振動響應a3、隧道結構振動響應,分別生成減振軌道斷面數據S1和普通軌道斷面數據S2,根據普通斷面數據S2以及減振軌道斷面數據S1的差值,得到減振軌道的減振效果。
優選的,加權平均算法包括:
S=0.06TQI+0.05a1+0.04ε+0.85a4
其中,TQI為軌道質量系數,a1為軸箱垂向振動響應,ε為鋼軌波浪磨耗,隧道結構振動響應a4。
優選的,軌道檢測車裝有軌道動態幾何參數檢測裝置、具備精確定位功能、在正線上運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鐵科院(深圳)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未經鐵科院(深圳)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354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