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β-氯代酸酯及α,β-不飽和酸酯類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2110363408.5 | 申請日: | 2021-04-02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3398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05 |
發明(設計)人: | 陳健強;吳劼;涂曉東;唐綺 | 申請(專利權)人: | 臺州學院 |
主分類號: | C07C67/343 | 分類號: | C07C67/343;C07C69/65;C07C69/78;C07C69/635;C07C69/63;C07J9/00;C07C69/618;C07C69/734;C07C69/753;C07D233/56;C07J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賽科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30 | 代理人: | 吳琰 |
地址: | 3180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氯代酸酯 不飽和 酸酯類 化合物 合成 方法 | ||
1.一種β-氯代酸酯類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方法是利用烯烴、氯草酸單酯、催化劑和堿,在溶劑中以及光催化條件下進行反應,得到β-氯代酸酯類化合物,所述反應的反應式如下所示:
式中,R1、R2、R4各自獨立的為氫原子、烷基、或為含有或不含有吸電子基團或供電子基團的苯基、萘基或雜芳環;所述烷基為C1—C16的鏈狀烷基、或被C0—C16烷基任選取代的三元至十二元的環狀烷基,吸電子基團為氟、氯、溴、三氟甲基、C1—C16的烷基酰基、C1—C16的烷氧?;〈鶊F,供電子基團為C1—C16烷基或C1—C16烷氧基,雜芳環為含氮、氧或硫原子的五元芳香環、或含氮原子的六元芳香環;
R3為氫原子或烷基,烷基為C1—C16的鏈狀烷基、或被C0—C16烷基任選取代的三元至十二元的環狀烷基;
其中,所述堿為2,6-二甲基吡啶、2,6-二叔丁基吡啶、2,4,6-三甲基吡啶或磷酸氫二鉀;
所述催化劑為光催化劑,具體為Ir(ppy)3、Ir(ppy)2(dtbbpy)PF6、Ru(bpy)3Cl2或3DPA2FBN;
所述光催化反應的光源為藍色燈帶或白色燈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β-氯代酸酯類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劑為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二氯甲烷或氯仿。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β-氯代酸酯類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烯烴、氯草酸單酯、催化劑、堿的投料摩爾比為1:(1-5):(0.01-0.1):(0.5-3)。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β-氯代酸酯類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反應的溫度為15-80℃,反應時間為40-100h。
5.一種α,β-不飽和酸酯類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生成β-氯代酸酯類化合物后,再在堿2條件下發生脫氯化氫反應,得到α,β-不飽和酸酯類化合物。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一種α,β-不飽和酸酯類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堿2為1,8-二氮雜二環十一碳-7-烯、三乙胺、磷酸鉀或碳酸鉀,烯烴和堿2的投料摩爾比為1:(1-8)。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一種α,β-不飽和酸酯類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脫氯化氫的反應條件為20-35℃下反應0.1-1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臺州學院,未經臺州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3408.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土建施工的廢棄物收集推車
- 下一篇:RDSS用戶接收機零值的軟件標校方法